教会在争战中(含音频)

—— 福音的核心是不能扩大、不能减少、不能稀释的

 

教会在争战中

——参加第14届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感想

 

文 | 玛拉基

《生命季刊》第100期

 

本文音频为韩凯弟兄朗读


 

当初,听王峙军牧师在2015年多伦多福音大会上的证道“教会在争战中”,还感觉不到其中的份量,因为至少从表面上看,那时还依然“岁月静好”。

 

“各人最稳妥的时候,真是全然虚幻。”(诗篇39:5)自从去年伊始,风云突变。在中美关系、新冠病毒、总统大选、黑命贵运动等一系列紧锣密鼓、让人应接不暇的社会事件中,“末世”和“争战”的气息和信息扑面而来。现在是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教会在争战中”的现实。

 

山雨欲来风满楼。各种媒体、各种消息、各种解读、各种做法、各种神学,甚嚣尘上,莫衷一是。教会中有的人对政治议题讳莫如深,避而不谈;有的人却大声疾呼,极其热衷。有的人说你如果选某某某,你就不是基督徒;有的人却恰恰相反,说你如果选另外一位,你就不是基督徒。有的人说不打疫苗,就不能得救;有的人说,打了疫苗,就不能得救……北美华人教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分歧。

 

弟兄姐妹之间因为政治观点的不同,虽然不至于反目成仇,却也难免疙疙瘩瘩。“我从前与众人同往,用欢呼称赞的声音,领他们到神的殿里,大家守节。我追想这些事,我的心极其悲伤。”(诗篇 42:4)有的人换了教会,有的人干脆不来教会了……我沉重地感到我失去了很好的弟兄,教会失去了很好的同工,美国与从前不再一样。我在悲愤中消沉下去了,心中仿佛坠着一块大石头,让我始终抬不起头来。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参加了生命季刊举办的第14届“海外传道人退修研讨会”

 

这是一个特别的聚会。聚会的目的是要探讨如何在末世的争战中持守圣经真理和标准,为主争战。因此,聚会探讨的内容聚焦在大选和疫情对教会的影响、政教关系、文化马克思主义、第二代教育、末世争战、信徒世界观的建立等议题上。

 

这是一个小型的聚会。大家可以打开心扉,根据圣经,面对现实,突破不符合圣经的教会禁区或讲坛禁区,突破不符合圣经的“政治正确”,坦诚交通。

 

这是一个沉重的聚会。在这里,不仅仅是经历与主相交的甜美,不仅仅是分享读经解经的亮光,不仅仅是享受弟兄姐妹之间的团契,更是要面对惨淡和争战的现实,预备好自己参加战斗。正如主耶稣所说:“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马太福音 10:16)

 

这是一个充电的聚会。感谢主,有这么多的弟兄姐妹,有这么多年轻的传道人,80后的,90后的,愿意委身教会,背十字架,扎根于圣经,直面世界,为主争战。在属天的道路上,我不是孤独一人,我不是孤军奋战。

 

三大敌人

 

赵约翰牧师提到了三个认识know:认识上帝、认识自己、认识世界(Know God, know yourself,and know the world)。敬虔的基督徒在传统上,相对来讲,是不是更侧重于认识上帝,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认识世界呢?主耶稣呼召我们作“良善、忠心”(马太福音25:21);“有见识的仆人”(路加福音12:42)。最重要的是良善,其次是忠心,但是“有见识”(discernment)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末世的争战中。

 

在教会常说基督徒有三大敌人:罪、魔鬼、世界。这里的世界不是指神创造的世界,而是指以自我为中心、与神为敌的世界,“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约翰一书2:16)在传统上,教会讲到世界对基督徒的试探,讲得比较多的是世俗化,警戒信徒不要爱世界,要反对成功神学。但是,除了世俗化之外,来自世界的挑战还有伊斯兰教和各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

 

从个人层面和灵魂得救的角度看,任何人都可以是我们传福音的对象,任何宗教都应当是宣教的工场;但是从属灵争战的角度看,从整体上看,伊斯兰教和马克思主义也是基督徒争战的对象。目前,伊斯兰教和马克思主义正在全世界范围内积极进取,甚至高歌猛进,要敌对上帝,消灭教会。比如,曾经是基督教大本营的伦敦,穆斯林的Mosque(清真寺)现在已经是比比皆是。美国有一天会不会也这样呢?

 

所以,世俗化、伊斯兰教、马克思主义是教会目前所面对的三大外部敌人。世俗化的方向就是所多玛和蛾摩拉;伊斯兰教的方向就是像伊朗那样的状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就是类似北朝鲜那样的光景。当然,这三个方面是有重迭的。比如,推行同性恋既是世俗化的表现,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

 

当代马克思主义正在以各种面孔、各种方式、各种形式渗透教会、社会、学校、媒体等,比如以“平等”的名义推行的所谓“社会公义”、“女权主义”、“种族平等” 、“取消文化” 、“解放神学” 、“批判性种族理论”等名目,以及以 “科学”的名义推行的各种进化论,如神导进化论等。相对于世俗化和伊斯兰教,当代马克思主义更具有欺骗性和迷惑性,更难分辨,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个敌人,隐蔽性极强,危害性极大。目前有不少的保守教会、宗派、神学院、牧者都已经公开或实际上接纳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甚至极力推崇推广,为之摇旗吶喊。像新冠病毒一样,马克思主义的病毒或共产主义的病毒正在堂而皇之却又不被觉察地进入教会,进入宗派,进入神学院,进入讲台,进入基督徒的脑子。

 

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套路通常是先高举某些正大光明、普遍认可的理由,比如“平等”,占领道德制高点。其次是捕捉现实中确实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比如“不平等”。第三,大作文章,大肆宣传,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树立像周扒皮那样的典型,以操纵人的良心认同和跟从他们。第四,重新定义,偷换概念。比如,男女在地位上平等的,但在角色上是有区别的,是互补的。圣经里的平等是尊严、标准、规则、秩序的平等,而不是结果的平均或相同。而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把不一样等同于不平等。这实际上就是以“反歧视”为名加剧或挑唆种族、男女、“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第五,提出法律性、强迫性、甚至暴力性的解决办法,应许建立一个更平等或完全平等的社会,以“帮助你、为你好、为你服务”的名义,提供一个与圣经迥异、但迎合人心和人的利益的“福音”,充当“救主和上帝”的角色,不仅要救人类,救国救民,也要救地球(环境主义),从而替代上帝,达到敌对上帝、敌对教会、敌对圣经、敌对福音的目的。最后,一旦上帝之外的充当了上帝或救主,掌握了权力,其结果一定不是救国救民,而是祸国殃民;一定不是爱国,而是卖国;一定不是人人平等,而是带来更大的不平等。

 

“这也不足为怪,因为连撒但也装作光明的天使。所以他的差役若装作仁义的差役,也不算希奇。他们的结局,必然照着他们的行为。”(哥林多后书11:14-15)任何试图充当“救主”角色的,都是敌基督的。政府不是救主,科学也不是救主,医学也不是救主,疫苗也不是救主。基督徒不能把政府、科学、医学、法制等任何上帝之外的存在当作救主。某人当选,我们要依靠上帝;某人没有当选,我们也要依靠上帝。打了疫苗,依然要依靠上帝;不打疫苗,也要依靠上帝。我们的救主、救我们的,不是总统,不是政府,不是医生,不是疫苗,而单单是上帝。

 

政教分立

 

会议也探讨了与当代马克思主义、伊斯兰教、世俗化密切相关的另外一个议题:“政教分立”。而通常使用的术语“政教分离”可能容易引起歧义。首先,宗教和政府是不可分离的。“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诗篇24:1)天上地上一切的权柄都已经赐给了耶稣(马太福音28:18)。无论是教会,还是社会,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当降伏在神的律法和基督的权柄之下。基督不仅是教会的元首,也是列国的元首,是一切的主。

 

第二,教会和政府有不同的职能,理想上应当各司其位,各尽其责,互相监督,互相扶持,像在大卫的时代那样。

 

第三,教会的底线是政府不能干预公民的信仰自由,不能干涉教会的信仰、治理、事工。当政府的命令违背圣经时,基督徒当以“顺从神不顺从人”为原则。

 

会议的立场宣言特别提到:“教会应当忠于圣经的教导,采取行动发声影响政府,并鼓励基督徒寻求参与各级政府的治理,使政府的治理符合圣经价值观。”在此,教会整体、个体基督徒和传道人的使命、呼召和职份可能需要作一定的区别。教会的基本使命是敬拜上帝、持守真道、造就信徒、广传福音。另外,在重大社会议题和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像堕胎、同性恋、变性、进化论等,教会整体当有明确的立场,不能妥协,也可集体发声以影响社会或政府,但不宜直接参与政治。

 

传道人的呼召是“以祈祷和传道为事”(使徒行传6:4),教导信徒以圣经的标准看待和对待各种社会现象,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媒体等各个方面。牧师作为国家公民,有当尽的公民义务。但作为教会的牧师,不能以从事政治活动为主要职责。如果牧师决定要从政,就不应当再使用牧师的称呼。

 

个体基督徒是根据神的呼召,从事各项工作,包括从政,在日常生活和职场见证、体现、实现圣经的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体基督徒参政应当被鼓励,而且教会和传道人也当为之切切代祷。国家的领导人对国家、教会、家庭、社会的属灵光景和道德状况有着很大的影响。基督徒当求神怜悯,让敬虔爱主、正直善良、有智慧的人成为国家领导人(“从百姓中拣选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神、诚实无妄、恨不义之财的人。”出埃及记18:21 ),而不是让彬彬有礼、和蔼可亲、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成为国家领导人(WhenGod wants to judge a nation, He gives them wicked rulers.—John Calvin)。当然,人人都是罪人,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基督徒当选择在大是大非的事上更接近圣经的候选人。

 

如何争战?

 

在会议中我也思考,怎样对待持有不同立场的基督徒?对某一政治人物或政治事件的认知和判断非常重要,但一个人是不是基督徒不取决于对某一政治人物或政治事件的认知和判断,而是单单取决于对耶稣的认识。虽然迷惑和谎言(deception)是末世的特征(马太福音24:24),洞察力、判断力或见识(discernment)对基督徒来说至关重要,但让我们称义的不是洞察力、判断力或见识,而是信心(Discernment is not the condition of justification, but faith, andfaith only)。  我们的敌人不是被骗的人,而是骗人的人。

 

另外一个问题,我也想了很久。怎样服事持有不同立场的基督徒?怎样服事我认为被迷惑了的基督徒?(当然,别人很可能认为是我被迷惑了)怎样服事被迷惑的一代(How to serve deceived Christians? How to serve a deceivedgeneration)?面对无法沟通的基督徒,我能做什么呢?

 

而且,我们面对的其实不是某一个个人,也不是一个人某一个具体的立场,而是背后形影不离的手机和铺天盖地的媒体。但是,基督徒一天能有多长时间读主的话呢?“美国圣经协会(The American Bible Society ABS)2020年7月发表的第10个年度“圣经状况”调查报告指出,只有9%的美国人在2019年每天使用圣经(这是ABS十年调查研究中最低的数字)。这个数字在新冠疫情爆发后的前几个月下降得更多。请注意,报告的用词是“使用”(use),而不是“阅读”(read)。换句话说,真正把圣经当作灵粮来阅读、来消化的人,恐怕会更少。相对于基督徒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如此的读经状况和每周一次的主日证道实在不足以抵挡世界的影响,正如“以色列人也点齐军兵,预备食物,迎着亚兰人出去,对着他们安营,好像两小群山羊羔。亚兰人却满了地面”(列王纪上20:27)。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以弗所书6:12)。判断力或见识(discernment)不仅仅关乎知识或信息,不仅仅关乎理性或思考,更是一种属灵的判断力(spiritual discernment)。兼听则明和良好的沟通固然非常重要,但并非所有的分歧都可以借着沟通来解决。在很多事情上,圣灵的开启是必须的。所以,尤其是在末世的争战中,祷告就显得特别重要。是借着祷告,我们服事被迷惑的一代!是借着祷告,我们服事被欺骗的基督徒!就像宋尚节弟兄在临终前的领受:“祷告是运用天兵完成神的工作,撒但最怕圣徒同心合意的祷告;我从前觉得传福音最重要,现在觉得祷告更重要;祷告!祷告!今后的工作是祷告的工作。”神啊!求你开我们的眼目,让我们看见“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多”(列王纪下6:16-17)。

 

在最后的总结发言和交通中,王峙军牧师特别提到了三点。首先,我们不能扩大福音。虽然会议讨论了很多内容,虽然福音的应用包含各个方面,但是福音的核心是不能扩大、不能减少、不能稀释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并且显给矶法看。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看。后来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哥林多前书15:3-6)虽然面对很多挑战,虽然各种信息让人眼花缭乱,但我们一定不能失去信心的焦点,我们一定要聚焦在福音上,那就是“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哥林多前书2:2)。

 

第二,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不能妥协。对于反对堕胎、反对同性恋、反对变性、反对进化论、反对和提防共产主义等重大议题,教会、传道人、基督徒应当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己当然不做这些得罪神的大恶,但是也不能支持推行这些大恶的政府、政党、政策、政客。面对大奸大恶的事或人,保持沉默或中立就是罪恶。但愿我们遵行神的话:“耶和华啊,恨恶你的,我岂不恨恶他们吗?攻击你的,我岂不憎嫌他们吗?我切切地恨恶他们,以他们为仇敌。”(诗篇139:21-22)求神怜悯我们,让我们的爱心和包容不要越过圣经的界限。

 

第三,一定要回到神的话。神的话是信心的根基,是对错、是非、善恶的标准。我们一方面要知道事实或真相(fact),不能对媒体的报道照单全收,全然相信。“愚蒙人是话都信,通达人步步谨慎。”(箴言14:15)另外一个方面,要用真理分辨和判断真相,用神的话来辨别哪些事实是合神心意的,哪些事实是不合神心意的,我们当怎样看待和对待?基督徒不可人云亦云,纵容罪恶,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赛亚书5:20)。这样一定会祸害教会,殃及社会,祸及子孙。

 

王峙军牧师也特别以加尔文为例,强调神的话的重要性。他指出,加尔文最著名的著作《基督教要义》是建在他多年读经、研经和教导圣经的基础之上的,也逐渐根据他读经、研经和教导圣经的经历,在各版当中不断充实。加尔文写了除启示录之外的圣经各卷的解经书。加尔文的讲道很多都是按照圣经一本书、一本书讲的,像创世记、申命记、约伯记、撒母耳记下、使徒行传、加拉太书、以弗所书、教牧书信等。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解经书、讲道集不仅有准确细致的解经,不仅有深刻系统的教义,字里行间更是洋溢着对神的敬畏、敬拜、感恩、赞美。加尔文的道路是从圣经到神学,再回到圣经,而不是从神学、哲学、法学到圣经。教义非常重要,但神的话是最根本的。加尔文对圣经的态度和强调实在是当代的基督徒、传道人、尤其是加尔文主义者效法的榜样,正如保罗所说:“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哥林多前书11:1)。

 

注释:

1 William Guthrie, TheChristians Great Interest, Banner of Truth, p. 69.

2.王峙军牧师,愿主兴起火热读经的基督徒,生命季刊总第99期,参考https://news.americanbible.org/blog/entry/corporate-blog/american-bible-society-releases-10th-annual-state-of-the-bible-survey.

 

玛拉基   传道人,现在美国牧会,并从事神学研究。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

生命季刊备份网站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