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路

 

重生之路

 

文/东金

生命与信仰 总第16期 2009年5月

 

每当清晨我便会不自觉地仰望天空,那里有给我重生的天父。看天空是那样的清澈湛蓝,依着那冉冉升起的太阳的光芒,我眺望那远方巍峨的群山,凝视着眼前这广袤的原野,这美好的大自然我好像从未见过,难道它们忽然变得如此壮丽?不,这上帝所赐予的一切并无异样。变化的是看待这一切,重新认识这一切的我。是我在2008年11月16日在美国丹佛加利利教会接受了神圣的洗礼,成为耶稣基督的信徒— 一个心中有主的新人。我用心中有主的胸怀去体会我全能主的杰作,我的感觉怎能不是异样的美好?在我心中不仅是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我相信,上帝赐予我的新生命是无尚宝贵的永生不灭之生命,我人生一世不过是无限永生间的一瞬。人世间那没完没了的追求与渴望,都不再重要,一切自有主的安排。它们将不再带给我心中长久挥之不去的悲愁与烦恼,代之而来的是常常心中的安宁与喜乐。就这样带着美好的感觉我开始每一天的第一件事,感谢给我安宁、喜乐新生命的主,由衷地向给我无限关爱的上帝祈祷:

 

“我仰望追寻在天上的父,全能的上帝,拯救万民的主。你慈祥的光芒普照大地,关爱温暖着每一个人。我体会到你对我的无限关爱,尽管我曾是如何地背离你,但你却始终没有离弃我。是你不断地引领我,推动我,擦亮我的眼睛,开启我浑沌的心灵,使我终于认识耶稣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你的关爱引领我成为基督的门徒,我要永远崇敬你,信仰你,衷心感谢你赐我新生命和由此所带来的无比喜乐。”

 

在喜悦之中,我也不会忘记我所走过的漫长的寻求重生之路。是神的大能推动着我义无反顾地向着重生的目标前进。我的得救重生过程,正如圣经所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恩赐;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以弗所书2:8-9) 今天就让我向人们述说我的重生历程,以此歌颂主的大能,表达我对主赐我重生的感恩之心。

 

一、神的引领

 

我来美前,在美国丹佛的姐姐帮我办来美手续历经11年,我本想能早来美国结合我从事的科技工作,再学点需要的东西回去还能更好的工作几年。但没想到一等那么长时间,又听不少美国通们讲,我这样背景的人根本不可能被美国政府同意,我就把这事全然忘到脑后去了。可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十几年过后,几经周折我居然被批准来美。当我接到广州领事馆办理去美手续的通知时,我并未感到任何的惊喜,只是感到迷惑不解和茫然不知所措。虽然那时我还在工作,但已从正式工作岗位退休,我已是60开外的老人,既不能去学什么,也不能再回来干什么,我还去美国干什么呢?这样又犹豫了一两年,这时我姐病情日益加重,我姐夫已年迈,子女又忙于工作。既然有这机会,他们都希望我和爱人来美帮忙照顾已完全瘫痪在床的姐姐。因着姐弟情谊,为报答她为我来美曾付出的一番苦心,虽然我已无任何个人追求,我还是于2002年快要64岁时,把手头的工作告一段落,告别子女来到了丹佛。

 

像我们的情况,来到美国后,子女不在身边,无亲近的朋友,又不会开车,有限的枯燥的活动范围,很多像我这样的人,来了也待不长。一开始我们也未想会待多长,首先是一心照顾病人。可为照顾病人,总免不了出去买东买西的。不顾许多人出于安全的反对,不久我学会了开车,得到了行动的自由。闲暇还可以出去逛逛,大小街道,商店,处处是清洁宁静,听不到鼎沸的人声,看不到市井的嘈杂。随处可见的公园里,孩子们在嫩绿的草坪上玩耍,老人在黄、红、绿叶交汇的树林里悠闲的散步,迎面走来的不分肤色的人们,总是客气地相互打着招呼。这美丽清新的自然环境,文明友好的人文环境,在我们主观上产生很好的印象,那种担心会待不下去的感觉始终未出现。加之客观上姐的病一直未见好转,亲友也希望我们在这给他们一些帮助,那就安心待下来吧,可谁知在这一待就是好几年。

 

转眼之间到了2006年春。一天上午,我和爱人去离我家不远的“Littleton博物馆”,参观完就顺便在它附近的公园里散散步。当我们走到湖边时,有两个华人模样的中年夫妇迎面向我们走来。他们主动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简短的交谈中我们知道他们来自台湾。他们说他们比我们来的早,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的,可以找他们。那中年男子还拿出一张便条写上了他的名字“郭俊豪”和联系电话。在我过去的生活中,由于工作的关系,在国内接触的各级政府干部,专家,企业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十分多,我多年积累的名片多到无法整理。也常有在某个会议上有人过来跟我谈事,他们认识我,可我却想不起他是谁。可想象这样简单的一次碰面,应不会给我留下多深的印象,我只是想这台湾人还不错,对我们大陆来的人没有什么偏见。同样他留的便条也未使我感到多么重要,回家后我便把它随手夹在一个小本里,也不知它会不会有用。大概过了一两个月,一天我拿起商店买东西顺便带回的中文报纸,一般我也就是看看政经方面的新闻,很少看广告。可这回不知怎么,竟然会无意识的浏览起广告,在华人加利利教会的广告上的“郭俊豪”三个字突然跳入我的眼帘。我不知为什么那样一次漫不经心的会面,过了几个月,这三个字还能使我马上和那个友善的台湾人联系起来。从广告中我知道他就是加利利教会的主任牧师。在我住地周围很少见到华人,有时在家呆得无聊,也想找个华人经常聚集活动的地方。那何不去到加利利教会找郭牧师,说不定他也没忘记我,看看教会里都是什么人,有什么活动,听听郭牧师讲什么。于是在一个星期日我就走进了加利利教会主日崇拜的礼堂。

 

作为第一次来教会的人,按惯例要起立向大家做个自我介绍。果然,在台上的郭牧师一眼就认出了我,他向大家介绍了我们的那次会面,并对我表示热烈地欢迎。接着周围的人都向我伸出了热情的手,不论男女老少各个都是真诚友好的面孔,这使我来美后第一次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总之第一次参加教会的活动给我的印象不错,郭牧师的证道也是声情并茂,富于感召力,他引用圣经解释出如何做人的道理,不难接受,虽然在涉及到人的正确思想、认识、行为到底从何而来等方面却难以接受。但听过几次以后,觉得他引经据典说的也不无道理。并非是我过去想象的宗教无非是骗人的说教。再看坐在我周围全神贯注地听讲的弟兄姊妹们,有的还是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医生,电脑工程师。我现在身处世界科技最发达的美国,据说有70-80%的人信教,许多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基督徒。如此多高智商的人所信奉的理念,想必有其道理,只不过是过去的我没有机会接触到它的真谛而已。我作为一个从事科技开发管理工作40余年的人,一旦有机会接触到新的理念、新的事物,自然喜欢了解和探讨。加利利教会的和谐友好的气氛,和我探求新知的欲望,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我每星期日准时必到加利利。

 

二、神的关爱

 

我去教堂的次数多了,也就结识了一些人,他们热情地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小组活动,我都欣然接受,我还参加了一届讲解“新生命”的学习班。在小组会和学习班为弄清从未听说过的、无法理解的事积极发言,和信仰基督多年的弟兄姐妹讨论,尽管对他们的解释仍有许多的疑问。对他们以亲身经历见证的神的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按照我习惯的最多是在四维空间里的世界观,听他们所述之一切,思想上难以理解。但看他们讲述见证时那么虔诚而又激动的神情,使我在感情上又似乎可以理解,我也开始琢磨我的世界观是否有问题。

 

在小组活动或在学习班中,弟兄姐妹们真心诚意帮助我们这些慕道友。当我们说感谢他们的友好诚意时,他们说你错了,这不是他们的真诚与否,是上帝要他们这样做的。他们是奉耶稣基督的名传福音给世人,使更多的人早日得救。他们也常引用这段圣经:“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我也十分相信他们的帮助确实是有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持,他们这样做无任何个人所图,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能使更多的人“信”,并因信而得救。然而,“信”对我来说并非易事,从我最初接触加利利教会到接受洗礼经历三年多的时间。我知道有的人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就决志信主。我怎么花了这么多时间?我想那些和我有同样经历,在中国大陆学习、工作、生活过60几年的人能理解。

 

我从少年时代,就伴着“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和皇帝,一切靠自己救自己”的国际歌歌声成长。青年时代,头脑中又被灌满了种种主义、学说、思想,那个时代凡有上进心的年轻人都早早地树立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我和我的许多同龄人一样,把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作为我的理想,把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作为我的追求目标,并为实现我的理想和追求奉献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年华。

 

我1961年大学毕业后,在国家最困难的时期接受组织的分配,到困难地区的研究所开始了报效党和国家、服务于人民的人生之路。我在从事的领域中辛勤耕耘,努力工作,自己领导的课题组有两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在那里我一干就是二十几年,从一名技术员成长为研究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与此同时我也终于实现了曾是我自己立下的人生追求。1983年我被调往北京这个研究院所的上级主管工业部门,从事全国行业性的科技发展规划、科技开发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1999年到年龄从工业部门的岗位上退休,转到行业协会继续工作。2000年我正式得到移民美国的通知,为了了结我手上的工作又拖了两年,直到2002年来美。我来美办的是移民,我也不知道将来是否还会回来。即使回来也是65岁以上的老人,也无能再为国为民做任何事情了。

 

在我即将离开那块生我养我的土地时,我带着十分眷恋的心情稍作回顾,我虽未成就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也未虚度年华。我曾有理想,有人生的追求目标,有我热爱的事业,在事业的征途中我达到了我人生追求的目标。回顾着我那寻着理想走过的60几年的漫长岁月,像是一把无情的刻刀早已把我的世界观、人生观雕塑成型。我想即使到了异国他乡,一个带有岁月痕迹的我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可是我偏偏并非本能地进入到加利利教会,一种新的思想,新的宇宙观开始撞击着我的心灵。于是,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片面,什么是全面,我的思想不断地在肯定与否定之间斗争,并且日益激烈。因此这三年,我过得并不轻松。在这过程中也有过灰心失望。我听了、看了那么多,它们怎么就是不能进入我的灵魂深处?有时更感到对不住真诚帮我的弟兄姐妹。我想我的旧有的成见实在太深,可能真的无法改变。就到此为止吧,别再去教会打扰人家了。心里是这样想的,可是到了礼拜天我仍然按时进入加利利教会,像有一种无形的引力使我欲罢不能。就这样历经三年多时间我逐渐弄清一些问题,解除了一些顾虑,我也慢慢地感受到神的关爱,相信神的存在,最终使我下决心归于主的名下。我终于冲出旧有思想的重围,相信神,相信上帝的存在。这也不是我所为,乃是上帝的感召。首先是上帝把他慈爱的光辉撒到我的心里,而我所做的只不过是在神派遣的弟兄姐妹的帮助、启发下,积极的思考,努力地主动地去感觉,领悟,最终在心灵深处触摸到神对我的关爱,相信了这种关爱的真实存在,自然也就会相信神的存在。

 

三、神的引导

 

我的积极思考和努力的回应对我来说也并非易事,因为我过去的生活经历和所接受的教育,时时会阻挠自己的思想感觉向着神的目标靠拢。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我就不断地受着共产主义人生观、唯物主义思想的熏陶,使我相信人的力量,不相信有神和救世主。相信人会创造一切。事事都是靠人,一切靠自己的努力。某件事我成功了,我归功于我的努力。在我过去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偶然的机遇助我成功,也有许多偶然造成我的失败甚至灾祸。成功的偶然我认为是我的运气好,失败灾祸的偶然是运气不好。其实在唯物主义的词典中也没有“运气”二字,当我把这些归于“运气”时,我已经背叛了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但除此以外,我也无法解释这偶然自何而来。总之在我看来偶然就是偶然,也不费心思去思考这偶然从何而来。这其实也是一种不合逻辑、无法自圆其说的无奈,并在长期的单一唯物主义思想环境中,习惯默认了这种无奈。

 

参加一两年教会活动后,使我接触到另一种思想。无论是圣经,各种基督教的书刊,还是小组里弟兄姐妹的见证,无一不是把这些偶然的来源指向我们习惯的加上时间在内的四维空间之外的一种能量。就是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也都被这种能量所折服。但我是否相信呢?

 

如果是单一的偶然事件的出现,我或许不以为然,可是有接二连三的偶然事件围绕着一个主题在我身边发生,我无法再像过去那样漠视这些偶然。当我想有着我这样政治背景的人,没费多大劲就能移民美国,在这里我居然能自己开车,且能安下心来呆在美国;在美国我会那么巧遇到郭牧师,从而我又进入加利利教会,在教会又有那么多的兄弟姐妹热情地帮助我认识神。在我出现打退堂鼓情绪,想不再参加教会的活动时,又使我欲罢不能。当我认真思考所有这一切发生在我身上又都不是我的能力所为、所能控制的一系列看似偶然的事件时,我惊叹不已!不禁感到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我。是这种力量推动我一步步地走向基督的殿堂。弟兄姐妹常说的神对世人的关爱早就降临到我的身上,只是我没有及早领悟到基督的关爱,使我白白失去了多年的时光。神给我一次次的启迪,使我总算感受到了全能的上帝无穷的能力,无比的关爱。真实的感受,使我不能不相信神的存在。真实的感受,萌发出真实的感觉,我仿佛看见神伸开双臂在我面前微笑。我那天上的父,孩子终于找到了你。就此我终于义无反顾地奔向耶稣基督的怀抱。

 

四、神的拯救

 

正当我朝着神的方向奔跑,与耶稣基督日益接近时,又有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在我脑海中回荡。难道我仅只是感受到了耶稣基督的爱,我就要奔向耶稣基督做他的门徒吗?耶稣基督到底为什么爱我和所有的世人?我到底为何要成为他的门徒?这些问题不解决,我即便能走上无限光辉灿烂的大道,也会没有足够的动力走下去。

 

正待我思考这许多为什么的时候,加利利教会举办的一期“新生命”学习班,就像为解决我的问题而下的一场及时雨,一种无形的力量催促着我如饥似渴地参加学习。我在老师的帮助下,在与同班弟兄姐妹的切磋中,受益匪浅。特别是针对我的那些为什么。我懂得了神甚至不惜将他的独生子献上去关爱世人,就是为了拯救在罪孽中苦苦挣扎的芸芸众生。正如耶稣对法赛利人和文士所说:“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加福音5:31-32) 神的信徒之所以要追随神,信靠神,做神的门徒,就是他们深知自己的罪孽,他们渴望靠神的儿子耶稣在十字架上流出的宝血,洗清自己的罪,灵魂获得拯救,获得重生。可对我来说,我在中国、在美国都是从未有任何犯罪记录,何罪之有呢?可是圣经明确指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3:23) 原来我所以一直有这种无罪一身轻的自我良好的感觉,是因为我是以世俗的律法为准则。而神判别罪恶是依其“十诫”原则(参见出埃及记20:2-17)。有律法师问耶稣,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法律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马太福音22:37-40)这是神给世人制定的高尚的道德准则。

 

按神所示“罪”的准则,世上无任何人可以夸口说自己从不犯罪,我也不例外。例如:过去60几年来我只信我自己,从来就不信神─我们的救世主;在研究所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工作时,正当年轻气盛,常为个人和课题组的利益,争项目争条件,表面和气,暗中勾心斗角。也许现在见面还是朋友,可当年却无爱人之心对待同事。若细检讨我的罪还有好多,总之在神的面前,我不能再以我是无罪清白之身而沾沾自喜。我也只有在加利利教会蒙受教诲才使我懂得这一切,这不能不是上帝给我的又一分关爱。

 

神那无比伟大的关爱,还不仅是叫我明白“有罪”,他的目的是要拯救我的灵魂,洗清我的罪恶,使我获得重生。如此我更深切地领会了神的关爱。知道自己有罪,及渴望赎罪获得重生的迫切需求,更明确了我要追随主耶稣做他门徒的目的,从而加快了我朝着耶稣基督前进的步伐,不久我便接受了神圣的洗礼。我享受到了那代表耶稣宝血的圣水清洗了我有罪的灵魂,使我获得重生。就在那一瞬间,我感到无限幸福和喜乐;也在那一刻我唯一感到悔恨的就是,为什么不及早地醒悟,早日享受这神赐予的喜乐的果子。

 

五、神的召唤

 

如今当我想到那些已经听到福音的朋友,或已经在慕道的朋友,我不禁要说,千万不要再迟疑、再犹豫。神对每个世人发出召唤,他的爱已经降临在您的身上。请您认真地想一想,您最早是怎么接触福音的?您又是什么情况下参与教会活动的?也许您还在信与不信中犹豫,但您仍在风雨无阻地来到神的殿堂,满怀热情地参与教会的活动;也许您还从没有进过教会,但是生活在您周围的亲朋好友早已是基督徒,他们已经在真诚地向您传福音,尽管您尚未完全听进去,但您似乎也无法拒绝她或他的友善的、期待的话语,或许某些只言片语也曾激起您思绪的波澜。为什么所有这些都发生在您的身上?您也许像我过去一样认为一切都是偶然、巧合。您为什么在无法说出它的原由时,一定要用“偶然”这种无奈的解释呢?相信宇宙间绝没有无缘无故发生的事,只是限制在有限的空间里的人未知其缘故。我的经验所能告诉您的就是,千万不要忽视发生在您周围的一系列的偶然事件,这一系列的偶然定有其内在之必然,这必然就是有一种力量正在使您步步趋向基督。这股力量就是上帝的大能在您身上做工的体现。您看,像我这样一个有近60年来头脑充满了唯物主义、无神论、理性知识背景的人,换了一种思维去寻找答案,就被这种伟大的力量所折服,这不是一个真实的见证吗?您不要再漠视,更不要拒绝神的大能,赶紧认真思考,尽快感受神的力量,顺从这种力量,早日投入耶稣基督的怀抱。

 

日月如梭,人生几何?早一天醒悟,您的罪就将早日得神的赦免,就早一天获得重生。神的爱已笼罩在您的周围,为何还不抓紧去认识他、信靠他、早日获得您无限珍贵的永生?难道还要等到终极审判忽然而来时、后悔莫及吗?也许您会认为即使会有永生也并非今生之事,那您总要关心您的有限生命吧?不论您健康与否,贫富若何,都会希望天天过着喜乐的日子吧?就像我在本文开始所讲的重生后有崭新的人生观、宇宙观,使我的精神生活充满喜乐。其实这也不是唯我独有,这是所有信了基督的人共有的感觉。圣经中有一段耶稣对他的门徒说的话:“你们现在也有忧愁;但我要再见你们,你们的心就喜乐了;这喜乐也没有人能夺去。”“向来你们没有奉我的名求什么,如今你们求就必得着,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约翰福音16:22,24)由此可见基督徒享有的喜乐全然是上帝赐予他的门徒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后 记

 

我受洗重生至今已有数月,开始过上了有信仰的新生活。数月来我日日赞美主,为自己为他人向基督祈祷。参与加利利教会所有的活动,家庭小组,老年组,唱诗班的活动。这些都不断地使我的信仰更加坚定,生活丰富多彩。尤其是获得永生的感觉,使我彻底告别了过去的时有悲愁、苦恼、懊悔,多有不愉快的日子,时时刻刻生活在真正的喜乐之中。啊!相信神、依靠神、心中怀有主耶稣的日子过得就是好!当我写着我重生的见证的时候,为我能获得如此美好的新生活,除了无尚感激神的引导和爱之外,还要衷心地感谢郭俊豪牧师和师母,徐萌、王和璋、吴岳麟、樊亚玲、黄鸣芳、吕碧莹、李锦馨等等遵从神的教导,多年来孜孜不倦地给予我巨大帮助的弟兄姊妹们。

 

东金  来自中国大陆,现居美国。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