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 患难并不代表神的愤怒,反而显示神的慈爱;是要熬炼义人。
——请关注“cclife2020”生命季刊新号——
约伯的沉默(上)
——约伯记信息之六
文/任运生
生命季刊微信专稿
本文为系列文章,请阅读:
音频为溪边树弟兄朗读:
伯32-37
“于是这三个人,因约伯自以为义就不再回答他。那时有布西人,兰族巴拉迦的儿子,以利户向约伯发怒。因约伯自以为义,不以神为义。他又向约伯的三个朋友发怒。因为他们想不出回答的话来,仍以约伯为有罪。”(伯32:1-3)
约伯与三个朋友的辩论在约伯记三十一章终止,三个朋友不能说服约伯,约伯仍然自以为义,于是他们各人便无话可讲结束辩论。
此时一个名叫以利户的年轻人突然出现,加入到他们中间。显然他在约伯与三个朋友辩论中全程在场,他见约伯的朋友无话可答,便怒气发作。(伯32:5)
以利户何许人也?
约伯记三十二章对他有简要介绍:他是布西人兰族巴拉迦的儿子,他年纪轻,约伯和他三个朋友都比他年老,因此他礼让三先,坐在他们中间并不说话,期望从约伯与朋友的辩论中获取智慧和属灵收益。
以利户眼见三友所说的话无理,不能折服约伯;而约伯自以为义,不断用激烈的言辞,对神说出轻慢之语。以利户在一旁观看静听、竟无插话,可见这位年轻人的沉着稳健。
最后,他见约伯三友无话可答,在约伯和三友静默之时,禁不住开口说话,“你们要听我言,我也要陈说我的意见。”(伯32:10)
以利户虽然年轻,但说话颇有灵感:
“但在人里面有灵,全能者的气使人有聪明。… 因为我的言语满怀,我里面的灵激动我。”(伯32:8;18)
因为神的灵催迫,所以以利户的说话,虽然有年轻人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之嫌,但他的说话还是满有灵感,以理服人,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以利户首先对约伯和他的三个朋友说话,“年老的当先说话,寿高的当以智慧教训人。但…尊贵的不都有智慧,寿高的不都能明白公平。” (伯32:7-9) 以利户反对三个朋友对约伯的无端定罪,主观认定约伯受苦是因为罪的缘故。
“你们中间无一人折服约伯。”(伯32:12) 以利户也因为约伯自以为义、不以神为义而怒气满怀。
“我岂因他们不说话,站住不再回答,仍旧等候呢?我也要回答我的一份话,陈说我的意见。”(伯32:16-17) “我的胸怀如盛酒之囊,没有出气之缝,又如新皮袋快要破裂。”(伯32:19)
以利户接下来发表他激昂雄辩的四篇讲辞:
第一篇(32-33章)
第二篇(34章)
第三篇(35章)
第四篇(36-37章)
以利户主要针对约伯说话,“约伯啊,请听我的话,留心听我一切的言语。”(伯33:1)
约伯记33-35章,以利户分别三次引用约伯说的话,再分别三次回答约伯的问题。
概括说来,以利户试图回答约伯的三个问题:
神沉默不语吗?(33章)
神是非不分吗?(34章)
神赏罚不明吗?(35章)
一、神沉默不语吗?
约伯记三十三至三十五章,以利户三次先是引用约伯的话语,然后针对约伯的问题予以答辩。 “你所说的,我听见了,也听见你的言语,说,‘我是清洁无过的,我是无辜的。在我里面也没有罪孽。神找机会攻击我,以我为仇敌,把我的脚上了木狗,窥察我一切的道路。’”(伯33:8-11)
约伯多次抱怨神向他掩面,向他沉默。 “你为何掩面,拿我当仇敌呢?”(伯13:24) “惟愿我能知道在哪里可以寻见神,能到祂的台前。我就在祂面前将我的案件陈明,满口辩白。”(伯23:3-4) “只是,我往前行,祂不在那里,往后退,也不能见祂。祂在左边行事,我却不能看见,在右边隐藏,我也不能见祂。”(伯23:8-9)
以利户回答约伯,“你为何与祂争论呢?因祂的事都不对人解说?”(伯33:13)
以利户首先为神辩护:“你这话无理,因神比世人更大。”(伯33:12) 神是造物主,人是受造物,难道神有义务将祂的一切行动向人解释说明吗?受造者有资格要求造物主报告祂的行踪吗?
在约伯记第一、二章,撒但的行动必须向神做出交代而不是相反,显示神绝对的、至高的权柄。因此,约伯坚持要神给他因何受苦的答案,僭越了神的主权。“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申29:29)
那么神到底有没有向世人说话呢?当然有!(在此暂且不说旧约律法书和先知书中常常出现“耶和华如此说”的句式。)“神说一次,两次,世人却不理会。”(伯33:14)
神用什么方式说话呢?
1. 异梦和异象
“人躺在床上沉睡的时候,神就用梦和夜间的异象,开通他们的耳朵,将当受的教训印在他们心上。好叫人不从自己的谋算,不行骄傲的事。拦阻人不陷于坑里,不死在刀下。”(伯33:15-18)
神用异梦和异象对人说话,目的是叫人不要随从私欲的谋算,避免骄傲行事,免于死在刀下。
2. 疾病与痛苦
“人在床上被惩治,骨头中不住地疼痛。以致他的口厌弃食物,心厌恶美味。”(伯33:19-20)
疾病与苦痛,有时并非罪恶的结果,约伯的例子正是如此。患难并不代表神的愤怒,反而显示神的慈爱;并非为要惩罚罪恶,而是要熬炼义人;病痛使人醒悟,预防义人滑入深坑和陷阱。 C. S. 路易斯: “神在我们的快乐中对我们耳语,在我们的良心上向我们说话,但却在我们的痛苦中向我们呼喊。”(C. S. Lewis, “God whispers to us in our pleasures, speaks in our conscience, but shouts in our pains.” )
3. 天使与启示
“一千天使中,若有一个作传话的与神同在,指示人所当行的事。神就给他开恩,说,‘救赎他免得下坑。我已经得了赎价。’”(伯33:23-24)
神可以差遣天使给人启示,指示人当行的事,救赎世人免得下坑。于是,“他在人面前歌唱,说:‘我犯了罪,颠倒是非,但我没有受到应得的报应。祂救赎我的性命免入深坑,我的生命必得见光明。’”(伯33:27-28,新译本) “神两次,三次,向人行这一切的事。为要从深坑救回人的灵魂,使他被光照耀与活人一样。”(伯33:29-30)
以利户首先回答他转述约伯的第一个问题:神不对人说话吗?根据以利户的观点,神首先没有义务对人说话,但神的确借着异梦异象、患难痛苦以及天使和特殊启示对人说话。 约伯的三个朋友认为,苦难是神对罪恶的惩罚;以利户说,苦难是神对义人的指教。
约伯的三个朋友认为,约伯的患难是因他犯罪,以利户说,约伯在苦难中自以为义。 以利户挑战约伯:你如果有话要说就回答,不然就继续留心听。于是以利户开始他的第二个答辩。
二、神是非不分吗?
以利户再次引用约伯的话,“约伯曾说,‘我是公义,神夺去我的理。我虽有理,还算为说谎言的。我虽无过,受的伤还不能医治。’谁像约伯,喝讥诮如同喝水呢?他与作孽的结伴,和恶人同行。他说,‘人以神为乐,总是无益。’”(伯34:5-9)
约伯自以为义,多次抱怨神待他不公。“祂用暴风折断我,无故地加增我的损伤。… 我虽有义,自己的口要定我为有罪。我虽完全,我口必显我为弯曲。… 善恶无分,都是一样。… 我们中间没有听讼的人,可以向我们两造按手。”(伯9:17;20;22;33)“愿主拿凭据给我,自己为我作保。”(伯17:3) “我断不以你们为是,我至死必不以自己为不正。我持定我的义,必不放松。在世的日子,我心必不责备我。”(伯27:5-6)
对此,以利户回答说:“神断不至行恶,全能者断不至作孽。祂必按人所作的报应人,使各人照所行的得报。神必不作恶,全能者也不偏离公平。”(伯34:10-12)
1. 神的主权
神统治整个宇宙,祂治理全地,安定世界;如果神将灵与气收回,凡有血气的都必一同败亡。因此,如果说神不公义,那是不可想像的事情。“难道恨恶公平的可以掌权吗?”(伯34:17)
以利户辩论说,神对君王、贵臣、王子、富足的、贫穷的,都不徇情面,“因为都是祂手所造。”(伯34:19)神至高、绝对的权柄,决定祂必然公义。“祂要按公义审判世界,按正直判断万民。”(诗9:8) “耶和华施行公义,为一切受屈的人伸冤。”(诗103:6)神不仅自己全然公义,祂也要求世人像祂一样公义。“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6:8)
2. 神的全知
“神注目观看人的道路,看明人的脚步。没有黑暗,阴翳能给作孽的藏身。”(伯34:21-22)
神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神,“因为公义的神察验人的心肠肺腑。”(诗7:9) “耶和华啊,你已经鉴察我,认识我。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我行路,我躺卧,你都细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耶和华啊,我舌头上的话,你没有一句不知道的。”(诗139:1-4) 神知道人一切所行的,黑暗和罪孽神并非视而不见。虽然有时神没有对罪恶施行即时的报应,有时神也似乎沉默而没有回答受冤屈之人的呼求,但神作为宇宙之王,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但4:17),祂决不允许罪恶永久猖獗和得胜。
3. 神的审判
“神审判人,不必使人到祂面前再三鉴察。…祂原知道他们的行为,使他们在夜间倾倒灭亡。”(伯34:23-25)
神的全在全知,决定祂的审判公平公义。“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吗?”(创18:25)
神审判恶人,因为他们不遵从祂的道路,以至于使“使贫穷人的哀声,达到祂那里”(伯34:28)。于是,神“使不虔敬的人不得作王,免得有人牢笼百姓。”(伯34:30)
然而,罪人因罪被神惩治,有多少人愿意认罪悔改呢?“有谁对神说,‘我受了责罚,不再犯罪。我所看不明的,求你指教我。我若作了孽,必不再作?’”(伯34:31-32) 因此,神不公义吗?绝无可能!因为那与神圣洁公义的永恒属性相违背!(待续)
参考书目:
1. 焦源濂牧师,《炉灰中的懊悔》
2. Roy B. Zuck, The Bible Knowledge Commentary, Job.
3. 马有藻博士,《解开苦难的面纱—约伯记诠释》
4. Warren W. Wiersbe, The Bible Exposition Commentary, Old Testament Wisdom and Poetry, Job.
5. William MacDonald, Believer’s Bible Commentary, Job.
任运生 牧师,在美国牧会;生命季刊特约撰稿人。
敬请阅读作者“约伯记”系列解经文章:
1.深度文章:义人为何受苦?(含音频)
2.深度文章:如何在绝处逢生?(含音频)
请扫描关注生命季刊新号:
生命季刊
来,追求认识我们的神!
有问题?
回应本文,生命季刊牧师团将为您解惑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可阅读主日敬拜讲道信息的全文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