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志为神做大事的基督徒不能自视过高,要看自己合乎中道
对己看得合乎中道
基督徒属灵生活四方面之二
(罗马书第12章读后感)
文 | 陈俊迈
生命季刊专稿
请阅读基督徒灵命生活四方面之一:
对神完全奉献(上)
对神完全奉献(下)
音频为何杨弟兄朗读:
罗12:3-8
(1)基督徒如何看待自己。
罗12:3,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这里保罗说:“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应当指神赐给祂使徒权柄的恩典,所以这句话实际上保罗是以使徒身份说的,用命令的口气对罗马教会所有基督徒说的。这句话按字面是不难理解的,意思就是基督徒不要自视过高,当然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低,要恰到好处。但若仔细研读这句话,保罗所传递的信息还是很多的:
第一,这里“看自己过于”在希腊原文里是一个字:huperphronein,是个动词不定词,意思是自己抬高自己,在新约里就用了这一次。保罗用这个字,不是一般的对自己估计过高,而是看自己的水准与他实际相差很远,近乎傲慢。在教会历史里,有一些人对圣经中应该知道的知识不屑一顾,但对他不需要、也不应该知道的事情表示非常有兴趣,譬如对神不让我们知道的许多奥秘,他们似乎都知道;结果许多这样的人,就在圣经最需要让人知道的原则上犯了错,走向歧途;更可怕的是,因为这种人生活在自己搭起来的象牙塔里面,很难出来。
第二,这句话里“看的”和“看得”是同一个希腊字:phroneo,有许多意思,在新约里用了25次,翻译为“思念”,“意念”,“同心”“体贴”等。这个字的特点是指:“经过周密思考”以后,作出的决定,评价,判断,或倾向。所以,保罗用这个字是叫我们,说得具体一点,对自己在社会里,教会里应当担负的责任,所起的作用有一个明确的看法;说得大一点,就是我们在神的计划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给神作什么样的器皿有一个认识。这个认识是需要经过相当时间的摸索,思考后慢慢才明白的。保罗写这句话也是他自己经历过的体会。明白这点比不明白,能更自觉地顺服神,被神更自由地使用我们,让神在我们身上得到当得的荣耀。
第三,“合乎中道”究竟什么意思?“中道”的希腊字原意有:“通情达理”和“谨慎自守”。保罗的意思是:在圣灵带领下,经过思想后,用神给的“信心”和“恩赐”两项衡量标准,能对自己在神的事工所起的作用,作出合理的判断,希望这个判断与神对我们的期盼相符合。保罗在前一句话里,强调不要过高估计自己,这样的人,神难以使用,并且对教会的合一,肢体彼此服事一定会带来困难;但保罗这里强调“中道”,也就告诉我们不要对自己估计太低,以至于不敢被神使用,没有尽到肢体应尽的责任。
按照许多属灵的伟人的经历证明,我们一旦被神使用了,神一定会把这自己事先根本想不到的恩赐和能力加添给我们;所以“合乎中道”绝不是要我们只看见目前有的才能和知识,而是把神的能力和恩典也计算进去,换句话说,当神呼召你出来服事,你对自己能否胜任这工作,一定要把你对神呼召的信心和你愿意完全奉献给神的决心计算在里面,这是保罗说的“合乎中道”的真正意思,我们下面还会进一步讨论。
那么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的:一个有志向为神做大事的基督徒,如何鉴别自己是否是自视过高呢,还是合乎中道呢?最主要的鉴别点是:保罗在谈对自己评价要合乎中道之前,必须把自己当作活祭完全献上,所以对自己评估的基础是:自己是否完完全全把自己交给神来管理,若完全由神的管理,那么神如何使用你,是神的主权,是做大事还是小事,必须由神来决定,由神来评判;若你有这个心志,同时清楚知道神呼召,或者圣灵引导你担任某种服事工作,而你也愿意为神发挥自己最大能力和智慧,贡献自己最大的财力和时间,应该属于“合乎中道”范围之内。
但若自己没有神的呼召,而是自己设计一套所谓为神做大事的计划,那么很可能是出于自己的“雄心壮志”,不是出于神,也侧面证明,这样的人也根本没有做到把自己当“活祭”献给神,这样的看法就属于“看自己过于当看的”。
第四,如何理解“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这句话?首先得确定这里的“信心”是指什么?一部分解经家认为这里“信心”应当就是指对福音的“信心”,若这么理解,就很难解释神怎么会给不同人有不同“信心”的大小呢?因为凡能成为基督徒,神赐给他们的信心是一样的,否则他们不可能正面反应耶稣基督的救赎;因此大多数解经家们认为这里的“信心”是对自己的信心,“这里”大小”原意是“量度”,“尺寸”;所以保罗的意思是:各人对神赐给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的估价是不同的,即使两人有同样的才能,但两人对自己才能的估价是不一样的;若估价过高的一个人,就可能做出许多愚蠢的事情来;若估价过低,这人就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实际是浪费了神赐给这人的能力,所以,把这句话与“看得合乎中道”放在一起读的话,保罗的真正意思就是,我们对自己如何服事神的估价,或者说,对神所赐给自己的才能智慧如何应用的“信心”的大小,应当与神如何使用我们一生的计划尽量一致,这就是“中道”的定义。要达到这一点,前提有两点:一是彻底把自己当“活祭”完全献给神,由神来安排自己一生;二是顺服圣灵的引导,逐步清除自己受世界影响的价值观,使自己的心思意念越来越符合“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2)基督徒对自己的估价,必须把自己看作为教会中的一个肢体来衡量。罗12:4-5,“正如我们一个身子上有好些肢体,肢体也不都是一样的用处。我们这许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作肢体,也是如此。”保罗在这里提出如何才能看自己“合乎中道”的另一个衡量标准:把自己看作为教会里的一个肢体,这个意思有:
第一,教会里有许多人,每个人对教会作为一个身体来说,都是一个肢体,也只是一个肢体,不管你是牧师,长老,还是一个平信徒,都是教会里一个肢体,从身体角度来说,肢体间完全是平等的,他们的权柄不同只是因为分工不同,神给的恩赐不同而已;任何一个肢体不允许看不起另一个肢体,因为身体接受他,你无权看不起其他肢体;所以若真正把自己当成教会中一个肢体而已,就不会自视过高。
第二,既然教会这身体有许多肢体,并且有不同用处,那么我们在评估自己的作用和价值时,必须把自己作为团队的一份子来看待自己,很像一个篮球队,一个好的篮球运动员的价值,不仅他个人有好的技术素质,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比赛时,能与其他队员默契配合,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发挥其他队员的特长,这样的队员是一个篮球队的宝贝。同样,这样的基督徒,即使个人没有显著的特长,但对教会绝对是一个有价值的基督徒。
(3)基督徒的价值就是认真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罗12:6-8,“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或说预言,就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预言;或作执事,就当专一执事。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或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施舍的就当诚实。治理的,就当殷勤。怜悯人的,就当甘心。”
第一,“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这句话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说的:教会内各人的恩赐是“圣灵随己意分给各人的”(林前12:11)。而且,保罗还提到,三位一体的神对我们人生的安排都起到决定性作用:我们每个人在教会中的功用是由圣父决定的,教会内各人所担任的职务是由圣子耶稣分配的,而各人在教会服事中所需要的恩赐是圣灵赐给的(参林前12:4-6)。所以,基督徒若已经奉献给神,就顺服神对我们一生的安排。
第二,保罗这里提到七种恩赐:说预言,作执事,作教导,作劝化,施舍,治理,怜悯。保罗在谈到这七种恩赐时,都提到我们应当如何尽本分去做:在提到说“预言”时,保罗说:“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预言”,这里“信心的程度”与前面说“信心的大小”应当是一个意思,就是自己对如何应用神赐给自己的预言恩赐的信心,各人是不一样的,保罗说,没有必要与其他说预言的人去比较,你有几分信心,就说几分预言,只要尽心去做就是了。在谈到“执事”,“教导”和“劝化”时,保罗要求他们“专一”,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专心”做好本职工作,二是,不要对别人工作范围的事情,指手划脚,说三道四。“施舍”的人要“诚实”,这意味“施舍”行为完全是出自于内心,也意味这行为不是做给人看的。“治理”要“殷勤”,也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是不怕劳苦,二是,该做的事情都必须做到,想省一步骤都不可以,常常问题就出在你省的那一步骤里。“怜悯”这里大约是那些富有同情心的,愿意帮助人的基督徒,保罗说,要做得心甘情愿,若勉强,不如不做。因为你不做,没有人责怪你,你愿意帮助人,就要出自于你真心的爱,没有虚假。
陈俊迈来自中国大陆,现居美国,为教会长老,生命季刊董事。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