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轻忽大意不再防范,不料正在他们以为平安时祸患便临到了
今日灵修:
轻忽警告遭遇了祸患(上)
文 | 王明道
生命季刊专稿
本文音频为韩凯弟兄朗读,背景音乐为孙锺玲姊妹钢琴圣乐“默祷”:
今日经文:王差遣人将示每召来,对他说,“你要在耶路撒冷建造房屋居住,不可出来往别处去。你当确实的知道,你何日出来过汲沦溪,何日必死,你的血必归到自己的头上。”示每对王说,“这话甚好。我主我王怎样说,仆人必怎样行。”于是示每多日住在耶路撒冷。过了三年,示每的两个仆人逃到迦特王玛迦的儿子亚吉那里去。有人告诉示每说,“你的仆人在迦特。”示每起来,备上驴,往迦特到亚吉那里去,找他的仆人,就从迦特带他仆人回来。有人告诉所罗门王说,“示每出耶路撒冷往迦特去,回来了。”王就差遣人将示每召来,对他说,“我岂不是叫你指着耶和华起誓,并且警戒你说,你当确实的知道,你那日出来往别处去,那日必死么?你也对我说,这话甚好,我必听从。现在你为何不遵守你指着耶和华起的誓,和我所吩咐你的命令呢?”王又对示每说,“你向我父亲大卫所行的一切恶事,你自己心里也知道,所以耶和华必使你的罪恶归到自己的头上。唯有所罗门王必得福,并且大卫的国位必在耶和华面前坚定直到永远。”于是王吩咐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他就去杀死示每;这样,便坚定了所罗门的国位。(王上二36-46)
所罗门建造耶和华的殿,和王宫,并一切所愿意建造的,都完毕了。耶和华就二次向所罗门显现,如先前在基遍向他显现一样。对他说,“你向我祈祷祈求的,我都应允了。我已将你所建的这殿分别为圣,使我的名永远在其中,我的眼我的心也必常在那里。你若效法你父大卫,存诚实正直的心行在我面前,遵行我一切所吩咐你的,谨守我的律例典章,我就必坚固你的国位在以色列中,直到永远。正如我应许你父大卫说,你的子孙必不断人坐以色列的国位。倘若你们和你们的子孙转去不跟从我,不守我指示你们的诫命律例,去事奉敬拜别的神,我就必将以色列人从我赐给他们的地上剪除,并且我为己名所分别为圣的殿也必舍弃不顾;使以色列人在万民中作笑谈,被讥诮。这殿虽然甚高,将来经过的人必惊讶嗤笑,说,耶和华为何向这地和这殿如此行呢?人必回答说,是因此地的人离弃领他们列祖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他们的神,去亲近别神,事奉敬拜他,所以耶和华使这一切灾祸临到他们。”(王上九1–9)
示每因为在大卫躲避押沙龙的时候咒骂大卫,所以当所罗门接续他父亲大卫作王以后,便受了所罗门的警告和拘束,他被限制只能住在耶路撒冷,不能出来往别处去。他也得了所罗门的警告说“你当确实的知道,你何日出来过汲沦溪,何日必死,你的血必归到自己的头上。”他听了这话以后,也亲口回答所罗门说,“这话甚如。我主我王怎样说,仆人必怎样行。”我们可以想像在他听了这个警告以后必是战兢惕惧,不敢离开耶路撒冷一步。他记得他从前咒骂大卫的那一件卑鄙可耻的事实,他也知道所罗门王在那里寻找机会要追讨他的罪。他爱惜他的性命,他不敢违背所罗门的禁令,去自蹈危机,自取死亡。
稀奇!怎么他在三年以后,竟敢离开耶路撒冷,到迦特去寻找他那两个逃走的仆人,以致取了杀身之祸呢?所罗门给他的那个严重的警告,就是过了三十年,他也不至于忘记,怎么只过了三年他就忘记了呢?不,他并没有忘记那个警告,他是轻忽了那个警告。他这三年住在耶路撒冷一直是平安无事。所罗门再没有找他谈话,也没有重申前令。他里面所存的那种惧怕的心情一日比一日减轻。他想这三年的长时期中没有发生任何事故,也没有任何危险临到他,何必再那样战兢恐惧的过日子,自寻许多苦痛呢?他的心情一日比一日轻松,他的生活一日比一日愉快,他对所罗门王所给他的禁令也一日比一日淡漠。他以为危险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他认为所罗门王的警告日久天长便失去了效力。就因为他存了这种思想,所以他才敢不顾所罗门王的警告和禁令,离开耶路撒冷,到迦特去寻找那两个逃走的仆人。结果他竟因此丧了性命。我们可以设想他在被杀的时候是怎样懊悔,怎样自恨不当那样粗心大意,自蹈危机,但懊悔自恨又有什么用处呢?如果他自始至终总是存着战兢惕惧的心,不但过了三年不敢轻忽所罗门王的警告,就是过了三个三年,也是同样的不敢大意,不敢离开耶路撒冷一步,又何至丧命在所罗门的刀下呢?
从古至今,许多人都是这样落在祸患中,遭遇了损害。起初知道了一种危险,便战战兢兢,日夜恐惧,不敢有一点轻忽大意,因为他们这样谨慎,便逃脱了危险。及至日子一长,他们感觉到安全稳妥,以为危险再不会发生,于是便轻忽大意,不再防范,不料正在他们以为平安稳妥的时候,祸患便临到了。
一个人得了很重的病,经过医生的诊治,幸而得了痊愈。医生严严的嘱咐他,有某种事情决不可做,有某种食物决不可吃,不然,这个病如果再犯,就会危及性命。他听了医生的警告以后,真是日夜谨慎,时刻留心,一点不敢违背医生所嘱咐的话,及至一年两年过去了,他的病一次也没有再犯,他便渐渐地疏忽下来,作了医生所禁止他做的事,吃了医生所禁止他吃的食物,他的病果真发作了,这时他后悔不该违背医生的话,但是已经太迟,他的性命就这样断送了。
一个军官奉了司令的命令,带着一队军兵,防守着一个阵地。司令诰诫他说,“敌人狡诈多端,不时出袭,千万要昼夜戒备,不得有一刻的疏忽。否则一经失败,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这个军官深知道他的司令是一个久经战场足智多谋的将军,因此他统带着他手下的士卒,昼夜警惕着防守阵地。一周过去了,两周过去了,三周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敌人从来没有派大兵出袭;偶然有一点接触,也不过是十个二十个兵丁,出来小作骚扰,就很快地退了回去。日子一久,这个军官的心便松懈下来。他以为敌人并没有多大的实力,不需要他这样用心用力去对付。他不再像从前那样时刻警惕,他手下的士卒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昼夜戒备。不料正在他们疏忽懈怠的时候,敌人大举进袭了。他们既没有预防,当然在敌人猝然进攻的时候感到手足失措,不到半日的时间便全军覆没了。
一个人要出门到远方去,需要经过深山旷野。他的朋友告诉他说,那条路上常有猛兽出没,需要与别人结伙同行。他接受了朋友的劝告,每次都觅到一二十个旅伴,才敢动身。走过十几次以后,并没有遇见过一只猛兽,他的胆子大起来了。他想这样安全的一条路途,何必费许多时日,等候伴侣再起行。他有一次独自动身出发了。刚巧走到山中,遇见一只金钱豹,他因为孤立无援,竟作了这只猛兽的食物。
历史上有许多人物,在没有成功以前都是战兢恐惧,小心翼翼,因此成了大功。及至成功以后便渐渐骄傲起来,以为天下并没有什么难事。因此他们再不战兢恐惧,反倒为所欲为,正当他们感觉安全得意的时候,他们忽然遭遇了不可挽救的大失败。他们懊悔,他们自恨,但是毫无补益了。
宋儒吕祖谦先生说,“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惧者福之原也,忽者祸之门也。”这真是金玉药石的话语。无论什么人,处什么事,常存恐惧战兢的心,便可以逃脱许多危险祸患;但如果存了轻忽大意的心,纵使没有危险祸患,也可以酿出危险祸患来,如果本来就有,那更不用提了。示每才得了所罗门的禁令以后,他一定日夜畏惧,恐怕因违命而被杀。但三年以后,他认为再不会有丧命的危险,所以他才敢离开耶路撒冷,不料就在他认为安全的时候丧了性命。这是多么可以发人深醒的事啊!(待续)
王明道(1900-1991)中国家庭教会领袖。本文选自《王明道文库精选集第6册·借镜》,第2章“看这些人(下)”,浸宣出版社出版。本刊已获微信原创播发王明道先生文章的授权。本文欢迎弟兄姊妹转发。
更多灵修,请点击?今日灵修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