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外部世界混乱,教会内部软弱,在在都需要我们向神呼求……
“回转”或作“复兴”
文 | 王峙军
生命季刊通讯 第102期
本文音频为作者本人朗读,背景音乐为黄滨姊妹小提琴/孙锺玲姊妹钢琴圣乐“如鹿渴慕溪水”:
经文:(亚萨的诗,交与伶长,调用为证的百合花。)领约瑟如领羊群之以色列的牧者啊,求你留心听。坐在二基路伯上的啊,求你发出光来。在以法莲便雅悯玛拿西前面施展你的大能,来救我们。神啊,求你使我们回转(回转或作复兴),使你的脸发光,我们便要得救。(诗篇80:1-3)
读者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会稍觉奇怪。
其实,这是中文和合本圣经诗篇80:3中一个括号里的文字——(“回转”或作“复兴”)。
它不是经文中的正文,只是翻译者的一个解释,一个说明。但这个说明却非常重要。因为它把这节经文的另一层意义揭示出来了——诗篇80篇的作者确实在向神呼求“复兴”。
今天,我们的教会特别需要复兴;也有许多的传道人和信徒在迫切祷告、渴求复兴。然而,我们看到的“复兴”却往往是一种表面现象:一场属灵聚会中,上百人悔改,上百人奉献,当时的场景的确令人感动;但这种“复兴”却并没有带来生命的反转和教会传福音、宣教的热潮。大会结束几周之后,短暂的“大发热心”就慢慢冷落了下来,看不见持续而稳定的属灵果效。那么,圣经中所启示的复兴,有神的道作标准与规范、有圣灵做工的真正的复兴是什么样的复兴呢?让我们来研读一下诗篇80篇。
诗篇80篇中所说的“复兴”,是呼唤神将祂主权的作为,彰显在神百姓中,使百姓重新回到与神的立约关系中,不再因“退后离开”神,而落在各样的刑罚与灾难中。这里的“复兴”,所强调的是百姓因“回转”归向神而得着“恢复”(restore,见NASB和NIV的翻译)。也就是说,此处的“复兴”,是期待着从一种残缺不全的灵性光景和生命状态中,被神修复。
在诗篇第80 篇章中,“求你使我们回转(或作复兴)”这句话出现了三次。从经文的上下文中可以看出,这三次呼求,一次比一次深切,一次比一次迫切。这一点,从诗人对呼求之对象的用字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神啊,求你使我们回转,使你的脸发光,我们便要得救。”(第3节)
“万军之神啊,求你使我们回转,使你的脸发光,我们便要得救。”(第7节)
“耶和华万军之神啊,求你使我们回转,使你的脸发光,我们便要得救。”(第19节)
被译作“回转”或“复兴”的这个希伯来字(shuwb),在旧约中出现了950次以上,基本意思是回到(某处)、归还(某物)、回转(过来)、恢复(到某种状态)等。这个字有时会用在神身上:神会因百姓回转,而“转意”不发烈怒(申13:17);神会“救回”祂被掳的百姓(申30:3)。诗篇80:14也呼求神“回转”,眷顾以色列。
但是,当这个字从属灵的角度用在神的百姓身上时,基本上是说人在反叛悖逆的状况下,“回转”归向神,以至于被神“恢复”,或“修复”,或“更新”。总之,神要按照祂的心意,使祂的儿女成为该成为的样子。
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诗人三次呼求神使祂的百姓“回转”或“复兴”。诗人知道,由于离开神,以至于神向祂百姓的祷告发怒;神以眼泪当食物给他们吃,又多量出眼泪给他们喝;神使以色列这棵“从埃及挪出的葡萄树”被人践踏;结果是,以色列人因神脸上的怒容,就消亡了。
于是,我们就听见了诗人的三重呼求:神啊,万军之神啊,耶和华万军之神啊,求你使我们回转,使你的脸发光,我们便要得救!诗人的目光唯独在神身上。他从人身上没有看见可以使自己“回转”或“复兴”的任何可能。
诗人所发出的呼求,也是我们今天的教会、今天的基督徒应该发出的。今天,外部世界混乱,教会内部软弱,在在都需要我们向神呼求:主啊,求你使我们悔改,使我们复兴!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没有能力恢复与神的关系,也不能靠自己的力量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属灵”;我们无法“复兴”,唯有神可以“使我们复兴”。我们要做的,就是迫切地祷告,真心地“回转”和悔改:
原来我们是以人为本的,现在要顺从神主权的旨意;
原来刚硬不服神的修剪的,现在要顺从神的“修复”,让神来反转我们的生命;
原来惧怕的、后退的,现在要悔改,要求神加添力量,靠着神刚强壮胆;
原来不冷不热的,现在要悔改,要求神使我们心里火热起来。
当一个又一个生命被圣灵掌管并更新了的时候,我们才可能看到神所赐下的持续的真正的复兴。愿神怜悯祂的教会,复兴我们!
祷告:亲爱的主,求你在你的教会里,在你儿女的生命中,赐下你心意中的复兴!愿你从天垂顾你的教会,怜悯你的百姓,将我们从惧怕软弱、溃不成军的的灵性光景中挽救修复,使我们在末后的世代成为上主的军队,成为基督的精兵!荣耀归主!奉基督的名,阿们!
王峙军 本刊主编,“中国基督徒生命团契”总干事,“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顾问牧师。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