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厌烦那世代的人,说:他们心里常常迷糊,竟不晓得我的作为!我就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
竭力进入神的安息(上)
希伯来书系列文章之二
文/何春勋
生命季刊专稿
音频为虹宇姊妹朗读:
希伯来书3:1-19
希伯来书从第一到第十章,分成七个段落,也就是七个主题信息,是关于神晓谕我们关于神的救赎计划。希伯来书透过圣灵的开启引导,借着经文详细地向我们分析说明,让我们明白这个全备的福音真理,并且教导劝勉我们对神所说的话应有的回应和作为。第二个段落3:1-4:11,题目是竭力进入那安息。
“同蒙天召的圣洁弟兄啊,你们应当思想我们所认为使者、为大祭司的耶稣。祂为那设立祂的尽忠,如同摩西在神的全家尽忠一样。祂比摩西算是更配多得荣耀,好像建造房屋的比房屋更尊荣;因为房屋都必有人建造,但建造万物的就是神。”(希伯来书3:1-4)
犹太人的传统和普遍的认知中,除了前一章讲到的天使之外,摩西在以色列人的心目中的地位极为崇高,在以色列人历史中所占的份量非常的重。因为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他曾和神在西乃山上会面,遵照神的吩咐为百姓造了会幕和约柜,设立大祭司,他更从神那里得到跟犹太人信仰和生活不可分割的律法。
经文描述摩西在神的全家尽忠,这是引用神曾经说过的话。民数记12章记载摩西娶了古实女子为妻。米利暗和亚伦因为摩西娶的古实女子,就毁谤他。亚伦和米利暗说:难道耶和华单与摩西说话、不也与我们说话么?耶和华忽然对摩西、亚伦、米利暗说:你们三个人都出来到会幕这里,他们三个人就出来了,耶和华在云柱中降临,站在会幕门口,召亚伦和米利暗,二人就出来了。耶和华说:我的仆人摩西是在神全家尽忠的。我要与他面对面说话,乃是明说。神亲自宣告摩西就是以色列百姓的领导,摩西是一位被神拣选,被神重用,不可或缺的忠心仆人。
经文用建造房屋和建造万物来比喻,建造房屋的比房屋更尊荣。假如摩西只是建造以色列这栋房屋,就能在以色列民族名留千古。那么借着耶稣基督创造万物的神,祂的伟大和全能岂是摩西能比的呢?所以耶稣基督在身分、忠心、荣耀、尊荣、能力,不论哪一方面,都不是摩西可以比拟的。
“摩西为仆人,在神的全家诚然尽忠,为要证明将来必传说的事。但基督为儿子,治理神的家;我们若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便是祂的家了。” (3:5-6)
摩西在以色列民族中确实是了不得的人物,但他只算是神家中众多仆人里的一个,神拣选他出来引导带领以色列百姓离开埃及,走神的道路到应许之地去。他顺服神,在以色列家中尽忠服事。摩西一生在神家中的作为,都是要证明那将来必传说的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传说的事是什么事?
约翰福音1:17说“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约翰福音3:14“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
约翰福音这两节经文就是答案,经文把摩西跟耶稣同时提出,虽然显示出摩西的重要性,但无法与耶稣基督相比。摩西活到120岁,一生服事的对象是以色列百姓,而耶稣基督在世上短短三十多年则是为着全人类。出埃及时期神借着摩西将神的律法颁布给以色列人。新约时代来临,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世间传天国的福音,带给世人恩典和真理,更重要的是耶稣基督带来神的救赎。
摩西在旷野照着神的吩咐举起铜蛇拯救面对死亡的百姓,仰望的人就得到医治;到了神所命定的日子,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被举起来,拯救凡是仰望祂相信祂的人。摩西是神家中的一个仆人,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是神家的主人,掌权治理神的家。神的家不只以色列家,也包含新约时代所有基督的教会。
以弗所书2:19-22保罗这样陈述:“这样,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神家里的人。并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各房靠祂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你们也靠祂同被建造,成为神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
在哥林多前书3:9保罗又见证说:“因为我们是与神同工的;你们是神所耕种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
神所建造的房屋就是基督的教会,就是神的家,教会就是所有蒙恩得救人的聚集,有基督为教会的元首。蒙恩得救的人必须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这才是教会,才是神的家。
“信心坚持到底”是接下来作者要强调的重点。作者要引用旧约经文来讨论这个重要的真理。就是信徒对主的信心和盼望坚持到底的目的是什么?不坚持的后果和影响是什么?
“圣灵有话说:你们今日若听祂的话,就不可硬着心,像在旷野惹祂发怒、试探祂的时候一样。在那里,你们的祖宗试我探我,并且观看我的作为有四十年之久。所以,我厌烦那世代的人,说:他们心里常常迷糊,竟不晓得我的作为!我就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希伯来书3:7-11)
这是引用诗篇95篇的经文,历史背景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在西乃旷野,他们曾经两次因为没有水喝闹事,一次是在一个地方叫做玛撒,意思是试探,另一次是在米利巴,意思是争闹,二次都为了没水喝发怨言,相隔大约只有三个月。第一次神把不能喝的苦水,变成可以喝的水,解决了他们的饮水问题。但是他们很快就忘记了。第二次缺水的时候,他们居然问了一个问题,神到底有没有在他们中间?
百姓都知道有神,许多次的神迹让他们经历了神的同在和神的大能,他们提出这个问题就等于否认神。一个从来不认识神的人会问,到底有没有神存在?因为他没有从神来的信心。但已经认识神,尝过天恩滋味的人,如果还在问这个问题,就表示他对神失去了信心。
百姓试探神与神争闹不只这两次,而是整段在旷野流浪38年多的日子里不断的对神发怨言,犯罪得罪神,以致神厌烦那一世代的百姓,在怒中发誓不让他们进入应许之地,也就是不让他们进入神的安息。
诗篇95:7-11节这段话是神对神儿女的警告同时宣告神的审判。希伯来书引用这一段放在第三章刚好也是7-11节。圣灵所说的话成为接下来3:12到4:11这一段讨论内容的引言,也是论证的根据。要显明3:6所提到为什么神家中的人,他们的信心必须坚持到底的原因。
希伯来书中常常使用交错对称的文体来写作,把一长段的经文分段对比展开来,就让读者很容易找到中间他所要强调的信息重点,读起来也不会感觉枯燥。3:12到4:11一共十九节经文就是用这样的架构来分析前面1-11节所讨论的内容,并且做出结论。第一段3:12-14是引言,导入前面所谈的神家中的人,他们的信心要坚持到底的议题。对应到最后一段4:8-11结论:我们要竭力进入那安息日的安息。
中间他引用诗篇95篇的第7节“不可硬着心”和第11节“不可进入我的安息”这两句神的警告,来强调这件事的严重性。整段讨论以“不可硬着心”作为开始和结束的宣告,正中央平行讨论两个安息的话题,第一是不能进入安息的人和原因,第二是有必进入安息的人和原因。从前后文中,我们似乎可以在第三章最后一节和第四章第一节之间,也就是不能进入安息和能进入安息的人之间,隐约看见那条分隔的约但河。好好地把民数记、申命记和约书亚记读一遍,你就能看见那条约旦河所代表的意义。
整段经文架构让我们清楚看见,河的两边都有“不可硬着心”的警告,显示出之前那些硬着心不听神的话的人,已经倒毙旷野,过不了约但河。有了这个严厉教训之后,过了约但河的人就不应该再硬着心,他们务必要竭力进入那安息日的安息。那么他们到底有没有进入安息呢?答案就在经文里面。让我们从头来看这一段论述的内容,明白这里面所要讲的信息。
“弟兄们,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着不信的恶心,把永生神离弃了。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分了。” (3:12-14)
经文一开始提醒说,当时,就是第一世纪后期有些基督徒出现了不信的恶心,他们不但不信而且起了邪恶的心思,想要离弃赐给他们永生的真神。如果教会以爱心劝勉引导他们,还是有挽回他们的机会。当时有些人被罪迷惑,失丧信心,执意离开神,一去不返;经文把这种人的态度形容为刚硬的心。呼吁信徒要谨慎,不要有不信的恶心,不要有刚硬的心,要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这样才能在基督里有分,也就是连于基督元首成为神的家,一同分享神的福分。信心坚持到底,在基督里有分,这要怎么做呢?
“经上说:你们今日若听祂的话,就不可硬着心,像惹祂发怒的日子一样。”(3:15)
引用诗篇95:7不可硬着心是开始的宣告,先讲一下诗篇经文的背景典故。“今日”是指以色列国建立后的年代,“你们”是指王国时代的以色列人,那时有祭司和先知向以色列人传达神的话,以色列人要顺服听命,从罪恶中返回,不要刚硬着心。那么惹神发怒的日子是什么时候,又是什么人惹神发怒呢?
“那时,听见祂话惹祂发怒的是谁呢?岂不是跟着摩西从埃及出来的众人吗?神四十年之久,又厌烦谁呢?岂不是那些犯罪、尸首倒在旷野的人吗?又向谁起誓,不容他们进入祂的安息呢?岂不是向那些不信从的人吗?这样看来,他们不能进入安息是因为不信的缘故了。” (3:16-19)
这四节经文包含三个问题三个答案和一个结论。惹神怒气的是摩西引领出埃及的以色列百姓,神不但发怒而也厌烦他们硬着心,四十年不悔改。不信从就是悖逆不顺服的意思,摩西曾经派十二个探子去迦南地窥探,结果百姓接受其中十个人带回来悲观的报告,决定不进迦南地,想掉头回埃及去,后来那一代人只有约书亚和迦勒两个有信心的探子得以进入迦南地。
以色列百姓的问题就是在逆境对神失去信心,虽然神一再拯救帮助他们,但他们还是不愿听从神的话,惹发神的怒气,四十年之久,没有间断,以致那一代的人都过不了约但河,因为神不让他们进入应许之地,不让他们进入神的安息。(待续)
何春勋 来自台湾,芝加哥北郊葛霓华人教会荣休牧师,生命季刊特约撰稿人。
阅读作者更多文章: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