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祭坛- 我们的见证(3)(含音频)

—— 家庭祭坛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只要我们坚持做,就必会经历整个家庭属灵的成长和复兴。


 

家庭祭坛:

我们的见证(3)

 

李道宏 编写

生命季刊专稿

 

请阅读本文上篇:

我们的见证(1)

我们的见证(2)

 

音频为暖暖姊妹朗读:

 

G 同学分享:

1. 信仰的旅程:家庭祭坛的演变与成长

 

在家庭祭坛的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成长。最初,当孩子们还小的时候,我们主要通过读圣经故事绘本来进行家庭祭坛。但随着孩子们长大,我们不断调整方式,以适应家庭的实际需求。

 

我们意识到,创造一个专注于信仰的空间比固定形式更重要。家庭祭坛不应该是刻板的,而是要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有时可以是正式的聚会,有时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关键是要让信仰自然地融入家庭生活中。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当父母一方身心疲惫时,强行进行家庭祭坛可能会造成伤害。我们学会了要互相体谅,适当放松要求。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父母自身灵命的成长对家庭祭坛至关重要。

 

随着孩子们进入青少年期,家庭祭坛的形式又有了新的变化。我们开始采用更互动的方式,如辩论、讨论等,让孩子们更积极地参与进来。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开始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甚至会提出一些深刻的问题。

 

回顾这些年的经历,我深深体会到爱和宽容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的爱和宽容不足,即使有再好的形式,也难以真正传递信仰。相反,当我们以爱心和耐心对待孩子时,即使在困难时期,信仰的种子也能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2. 爱的传承:家庭祭坛的深远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家庭祭坛对我们家庭的深远影响。最近几个月,我们基本上每天晚餐前或晚餐后都会有一个简短的家庭祭坛时间。这个习惯不仅帮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对信仰的关注,也为家人之间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发现孩子们对这个时间的态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他们不再把家庭祭坛视为一种义务或负担,而是开始主动参与,甚至期待这个时间。孩子们会分享自己的想法,提出问题,有时还会主动提议讨论某个话题。这种转变让我们感到欣慰,因为它表明信仰正在成为他们生活的自然部分,而不是被强加的规则。

 

我们也注意到,家庭祭坛对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定期的圣经学习和讨论,孩子们不仅增进了对信仰的理解,也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他们开始学会用信仰的视角来看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对他们的成长和价值观形成都有很大帮助。

 

 

作为父母,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成长。我们意识到,要成为孩子们的榜样,我们自己首先需要在信仰上不断进步。这促使我们更加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灵命成长,也让我们在面对生活挑战时更加依靠信仰。

 

家庭祭坛也帮助我们建立了更紧密的家庭关系。通过定期的交流和分享,我们增进了彼此的理解,减少了误会和冲突。即使在面对分歧时,我们也能以更包容和理解的态度来处理。这种氛围不仅有利于信仰的传承,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全、温暖的家庭环境。

 

H 同学分享:

1.从厌烦到渴慕:一个家庭的信仰觉醒之旅

 

我开始关注家庭祭坛是源于一次与十五、六岁女儿的对话。她表现出对信仰话题的厌烦,认为信仰与她的学习无关。这让我感到震惊和担忧,也促使我开始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意识到,尽管我们每周都去教会,但在家里我从未进行过家庭祭坛。反思的原因包括:

 

a. 缺乏关于家庭祭坛的教导和认识。b. 教会中很少有人分享家庭祭坛的经验和见证。c. 我的价值观可能出了问题,没有将孩子与神建立亲密关系视为最重要的事。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我了解到家庭祭坛可以标志着将家庭置于神的引导之下。面对这种情况,我开始采取行动。在老师的建议下,我每天与女儿一起读诗篇,因为诗篇相对简短轻松。随着时间推移,我们逐渐加入了福音书的阅读,并开始有一些分享。

 

令人欣喜的是,在短短三个月内,我就看到了女儿的变化,她脸上的厌烦表情消失了。更令人惊喜的是,我的丈夫也出于好奇加入了我们的读经时间。这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家庭氛围,还让我们开始接待弟兄姐妹,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虽然我丈夫对圣经内容仍持批评态度,但信仰话题已经成为我们家庭对话的一部分。他甚至开始在某些情况下引用圣经,尽管可能是断章取义。这表明神的话语已经开始介入我们的家庭生活。

 

2.信仰的种子:家庭祭坛的深远影响

 

随着我们持续进行家庭祭坛,我开始看到它对我们家庭产生的深远影响。女儿对信仰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最初的厌烦到现在的积极参与。她开始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甚至会提出一些深刻的问题。

 

我丈夫的参与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虽然他最初是出于好奇加入,但渐渐地,我看到他开始认真思考信仰问题。即使他仍然持有批评态度,但至少圣经和信仰话题已经成为我们家庭对话的一部分。

 

 

家庭祭坛也影响了我们与外界的互动。我丈夫同意开放家庭接待教会小组,这丰富了我们的社交生活,也让我们有机会在实践中活出信仰。

 

此外,家庭祭坛改变了我们处理家庭问题的方式。我们开始用信仰的视角来看待日常生活中的挑战。对于孩子的教育,家庭祭坛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培养了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维持家庭祭坛并非总是容易的,但我学会了灵活调整,找到适合我们家庭的节奏。重要的是保持一致性,而不是完美。

 

回顾这段时间的经历,我深深体会到家庭祭坛的力量。它不仅仅是一个宗教活动,更是塑造家庭文化、加强家庭纽带的重要工具。通过每天花时间在神的话语上,我们的家庭逐渐成为一个以信仰为中心的团体。

 

I 同学分享:

1.从心出发:一个父亲的家庭祭坛觉醒之旅

 

作为一个父亲,我一直知道家庭祭坛的重要性,但却始终难以坚持。直到最近,一次偶然的分享会彻底改变了我的观念。

 

 

那天,我听了其他基督徒家庭的经历,他们讲述了家庭祭坛如何改变了他们的家庭关系。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态度。我意识到,虽然我们每周都去教会,但在家里,我从未真正重视过家庭祭坛。

 

回想起来,我总是以“太忙”或“不知如何开始”为借口。事实上,我内心深处存在着矛盾:一方面,我知道作为丈夫和父亲,我应该成为家庭的属灵带领者;另一方面,我又难以摆脱自己被动的性格。

 

然而,当我看到孩子们在偶尔进行的家庭祭坛中表现出的喜悦时,我意识到我错过了多么宝贵的机会。他们喜欢分享自己的想法,享受我们给予的小奖励,甚至主动参与讨论。这些互动时刻,正是我一直忽视的家庭纽带。

 

我的大孩子最近开始阅读英文版圣经,这让我深受触动。看到他努力学习,逐渐能够独立阅读,我意识到我应该更多地参与到孩子们的属灵成长中。

 

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重新审视家庭祭坛在我们家中的地位。我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项宗教活动,更是连接家人、传承信仰的重要纽带。通过家庭祭坛,我们可以一起分享生活,讨论信仰,给孩子们树立正面的榜样。

 

我知道,改变不会一蹴而就。作为一个习惯被动的人,我需要不断提醒自己,克服惰性。但我相信,只要我能坚持,家庭祭坛终将成为我们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次觉醒之旅让我明白,家庭祭坛的意义远超过我之前的认知。它不仅能够加深我们的信仰,还能增进家人之间的理解和亲密。从今天开始,我决心改变自己,为家庭的属灵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革新家庭祭坛:营造属灵成长的环境

过去,我很惭愧地承认,自己不是一位关心子女灵命成长的爸爸。 经过深刻的自我反思,我决定彻底改变我们家的家庭祭坛模式。

 

首先,我与妻子进行了深入交流。我们一致认为,家庭祭坛不应该是一种负担,而应该成为我们共同期待的美好时光。考虑到我们的工作时间和孩子们的年龄,我们制定了一个灵活多样的方案:

 

a. 固定时间:我们决定每周日晚上进行一次较为正式的家庭祭坛,时间定为20-30分钟。即使再忙,我们也要坚持这个时间。

 

b. 日常融入:除了固定时间,我们还计划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更多属灵元素。特別是在晚餐时分享当天的感恩事项,或在开车送孩子上学时讨论一节简短的圣经经文。

 

c. 内容多样化。

 

d. 轮流带领:我们鼓励每个家庭成员,包括孩子们,轮流负责带领某个环节。这不仅能增加参与感,还能培养孩子们的领导能力和表达能力。

 

此外,我和妻子意识到,家庭祭坛也是加强我们夫妻关系的好机会。通过共同带领和参与,我们在属灵上更加亲密,也为孩子们树立了和睦相爱的榜样。

 

对于孩子们的参与,我们制定了更加积极的策略:

 

– 我们会定期与大孩子讨论他正在阅读的英文圣经内容,帮助他更深入理解。

– 为小一些的孩子,我们选择了适合他们年龄的圣经故事书和动画视频。

– 我们鼓励孩子们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在家庭祭坛时分享他们的经历。

– 我们创造机会让孩子们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李道宏 牧师,出身于第三代传道人家庭;曾任麻醉科医师,提前退休全职事奉,曾牧会18年;现为美国证主家庭事工负责人。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

生命季刊备份网站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