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唯有靠主耶稣的宝血,才能洗净我的罪,主耶稣是我唯一的救主”
主耶稣是我唯一的救主
文/于超
《生命与信仰》第47期
音频为冬梅姊妹朗读:
我的姥姥、姥爷都是基督徒,虽然曾饱受不公待遇,但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基督的光辉;然而,时代的动荡与割裂下,我的父亲是无神论者。我带“罪”来到这个世界,“骄傲”、“软弱”和对世俗的留恋,让我一直踯躅于神的道路之外。感谢神怜悯我,让我有机会认罪、悔改、重生。感谢姥姥和姥爷,他们给我传福音,与我讨论神的话语,他们一直为我祷告,求神看顾指引我,今天,我终于能与弟兄姊妹一起见证。感谢教会大家庭对我的帮助,让我更快地来到神的家园 。
少年时,我内心尊重神的存在,唯物主义的教育让我与神保持距离。因为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我沉浸在对人类文明与科学的渴求之中,甚至想自己证明神的存在。人类的骄傲也蒙蔽了我的心。只有全心全意信靠神,理解神的旨意,才能会看清这个世界的本质和未来,而今,往日的抱负都随风而逝,一堂课却印在心底。老师是一位美国基督徒,他说:人生会面临很多选择,最重要的是好与坏的选择。当时我很不理解,谁还不能分辨好与坏吗?如今我明白,人心的复杂多变导致个体的善恶好坏标准也不尽相同,只有神的标准是永恒不变的,神是公义的。只有作出合乎神心意的选择,人生才不会有偏差。
工作后,我经常感慨,人性不变,历史不断重演。“日光之下无新事。” 那就好好活在当下,用工作充实梦想,用爱好来美化生活。以为这样可以避免“虚空”而获得充盈的人生。中国古人曾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然而,这因“癖好”所生的“深情”,很容易转化为对物质的“占有欲”乃至“贪念”,往往技艺还不精湛就追求装备,追求收藏,这也是我的过犯之一,若不加克制,会带来更大“虚空”。
疫情期间,尝试反观那些曾经深深影响我的传统思想。为什么有这么多看似美好崇高的理想而人民却历经苦难?历史依然会重复相同的错误?因为这个世界根本没有认清谁为天,谁为圣,谁的天下。至于那些玄之又玄的论断,归根结底还是停留在对“世界”的认知层面上。比如,若说世间万物是不断变化的、是无常的,那么这个不断变化之上有没有恒定不变的真理呢?人类不断致力于探索世界运行的规律,然而这些哲学、科学层面的规律又是从哪里来的呢?那么,只靠“民主和科学”人类能得救吗?
骄傲会刚硬人的心,蒙蔽人的眼,让人行在黑暗里,看不见神,更不愿相信耶稣基督是人类唯一的救主。神创造了天地万物及其运行的规律,祂是万物的主宰;神的话语即是真理。神是独一无二的、圣洁的,而人本性中的恶导致世人常常有很多的罪;神又是仁慈的,祂把独子主耶稣赐给我们,叫一切信祂的获得救赎和重生。
没有信靠神的生命就如同大厦没有根基,房屋没有支撑,只能是虚空捕风,最后只能生出“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的感叹。我不能等到这声感叹才去后悔没有信靠神。去年来北卡前,突然接到姥爷去世的消息,我没有见到姥爷最后一面,就情不自禁地跪在地上向主祷告姥爷一路走好。我仿佛听到姥爷对我说,我们还会见面——冥冥之中一切都是神的安排。
我的成长环境比较简单,四口之家的生活也还圆满。来到北卡后,我担忧故土、思念亲人,青春期儿子情绪也极不稳定,我和先生都很焦虑,连好心的规劝最后都变成毫无理智的相互指责,亲子关系也因而紧张,儿子变得更加封闭。为了陪伴不愿出门的儿子,全家去英文堂的敬拜也暂停了。这样自己的罪更重了,神还会悦纳我的敬拜吗?我常常自责、心神不宁。理智告诉我必须要有所改变,可是怎么改变?我和先生的意见无法统一,心里都更加痛苦了。
今年春天,先生加入了CCMC这个真诚有爱的大家庭,他变得更加有耐心,情绪更加稳定,还经常同我一起讨论圣经。我越来越感叹,如果只能读一本书,我只读圣经。以前我喜欢读史书,但读后心里会感到十分悲凉。而圣经却是一本与此截然不同的书,启示了神的属性,神对人的救赎计划,是人人必读的一部奇书。有一天我在读经时听到神的话语:“不要回头,向前看”,心中豁然开朗。当时便生出心念——去教会敬拜神,感谢神的指引。
今年复活节前,我同已经决志的先生来到CCMC凯瑞堂,第一次听冯牧师证道:“分别为圣”。
“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哥林多后书6:14a)
这一下警醒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都信主了,如今我还犹豫什么呢?何况信主的亲朋好友们,大多都活出了美好的见证,结出了圣灵的果子。第一次来CCMC,不但没有感到疏离,反而有家的温暖,这真是神慈爱的预备啊。那我还对世俗有什么留恋呢?为什么不请主帮助克服软弱,来洁净迷途的心呢?在复活节,我去教会敬拜,聆听证道,尽管不自觉地泪流满面,心却很平静,好像眼前的迷雾都散开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一直这样要求自己。而骄傲和虚荣掩饰下,我是一个罪人。骄傲蒙蔽了我的眼,滥用神赐的自由意志,一直没有信靠神;虚荣也在我心里发芽,甚至爱好中对美的追求都退化成物质占有,对孩子教育也因急功近利诱发孩子的青春期波动;因此我的心房变得狭窄,尤其是在挫折面前,失了忍耐和包容。犯下了这么多的罪,我如何接近圣洁的神?唯有靠主耶稣的宝血,才能洗净我的罪,主耶稣是我唯一的救主。我决志信主。
我和先生经常一起参加聚会和小组查经,弟兄姊妹们耐心为我们解答,并在很多方面给我们无私的帮助,这不也是主耶稣的爱吗?并且,每当我在现实中遇到什么问题或疑惑,就会在祷告、敬拜、读经或与教会弟兄姐妹交通中,收到圣灵的回应……我更加信服神的全知全能,主的爱无处不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我常常想起这句话来提醒自己孝敬父母要趁早;那么,我们如何去回应父神的爱呢?神是永恒的,而我的生命有限,我更要及时回应父神的爱,全心全意事奉神。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亏欠和软弱,也还会犯罪,还会有意无意的被世俗影响,但是主的标准不会变,主的恩典也够用,唯求主来洁净我的身心,让那些世俗的杂念不再困扰我,让我改过重生。
现在,我和先生都把自己完全交了给主,凡事祷告,祈求神的指引。对于家庭和事业,我们更加清楚未来的方向,我们刚硬的心也一点点软下来,重新去换位思考,看到彼此的付出,相互体贴顺从、包容扶持。我还要感谢先生,他常会帮我把那颗飘在半空的心拉回来,脚踏实地的活在主里面。在对孩子的教养上,我们学习如何按神的心意来教养子女。
“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祂所给的赏赐。”(诗篇127:3)
孩子是神托付给我们的产业,我们必须好好“照看”神的产业。以圣经为标准,如今我们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标准和方向都一致了,老大也愿意走出自己的房间与我们交流了,也渐渐找回了信心。
作者受洗后与先生合影
我们经历的这段波折,使我们更加看清身上的罪,获得重生。感谢主带给我们永恒的盼望!如今,我们也要为主而活。感谢父神的恩典,迷途的羊羔终于回家。愿一切荣耀和赞美都归给神!阿们!
于超 来自中国大陆,现居美国。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