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以弗所的骚乱(下)
使徒行传系列信息之四十二
文/任运生
生命季刊专稿
请阅读:使徒行传系列
本文音频为郭光明弟兄朗读:
二、福音的文化更新
耶稣基督的福音,具有强大的文化更新能力。因为人都是按照神的形像被造,因此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合理的部分,甚至优秀的部分。然而,因着人犯罪堕落的天性,任何文化若没有被基督的福音更新,大多是与圣经真理相冲突和抵触。因此,对基督徒来说,所有的文化都必须在福音真理的大光之下被检视和判断,合乎圣经真理的可以保留,不合圣经真理的则应当摒除。
福音对文化的更新,出自于圣经神话语自身的大能。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1-2)
历史上福音所到之处,都对当地社会产生冲击,对当地文化带来更新。
李文斯顿在非洲的宣教,促发各地的废除奴隶运动。
David_Livingstone_by_Thomas_Annan
威廉克理在印度的宣教,废除当地寡妇陪葬的陋习。
裨治文1832年5月创办《中国丛报》,屡次刊文针砭时弊,力陈妇女缠足、吸食鸦片之危害,对于中国废除妇女缠足和禁烟运动产生重大影响(https://www.bdcconline.net/zh-hans/stories/bi-zhiwen)。
立德夫人(阿绮波德·立德,Mrs. Archibald Little),1878年在上海创办“天足会” 专司劝诫缠足。废除女性缠足是众多来华宣教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梅理士夫人(安妮特,Annette E. Thompson),创办中国第一所聋哑学校。
小妇人艾伟德(Gladys Aylward)1930年10月,在她28岁时只身来到山西阳城开办孤儿院,她的事迹后来被拍成福音电影《六福客栈》(英格丽褒曼主演),49年之后去台湾继续开办孤儿院,直到1970年在台湾去世。
Gladys Aylward
慕拉第(Lottie Moon),美国南方最早的女硕士,1873年10月抵达山东烟台,在蓬莱地区宣教、创办女子学校、救济灾民,因长期营养不良最后于1912年圣诞夜在回美途中的日本神户港病逝,临终留下模仿戴德生的名言:“如果我有一千条性命,我会全部给中国的妇女。”
韦棣华(玛丽·伊丽莎白·伍德,Mary Elizabeth Wood),1899年来华在武昌文华书院任教,她把西方公共图书馆理念带入中国。1910年5月在文华书院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诞生(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9400)。
晏阳初,基督徒教育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在河北定县开展平民识字扫盲运动。
更不用说,西方差会和宣教士,在中国创办大学、医院、图书馆、以及各层级学校、孤儿院等,引进西方科学和先进理念,促进封闭的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
最典型的是,伯格理在贵州石门坎的服事,以耶稣基督的福音将一个异常偏远、贫困的穷乡僻壤,硬是打造成拥有学校、医院、足球场、游泳池、邮电局等设施的中国西南文化高地。北大教授陈浩武说,石门坎是研究信仰与社会之关系的最佳标本。
伯格理 Samuel_Pollard
第二次大觉醒促进了废奴主义、妇女与非裔的平等教育、禁酒运动等,大复兴带出来的热诚,也导致许多差会的成立,宣教刊物的出版,基督教大学和神学院的创立。
英国威尔斯大复兴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酒吧、戏院纷纷倒闭,社会道德大大改善,甚至因为马夫不再使用脏话,以至于马听不懂口令不知道如何行路。律师失业,法官无案可审,国会议员脱离无聊的政治议题,省下时间去参加各地的祷告会,店里的圣经销售一空。因为工人都诚实劳动使社会经济繁荣。
实际上,耶稣基督的福音对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文学、艺术、音乐、医护、慈善、公益等实现全方位的更新。
圣经神的话语对基督徒生命更新的经文例举:
“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诗119:11)
“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6)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太22:37-39)
“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所以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作王。”(罗6:11-12)
“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罗12:17)
“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作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林前10:31)
“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加5:22-23)
“从前偷窃的,不要再偷。总要劳力,亲手作正经事,就可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弗4:28-29)
“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5:16-18)
马丁路德语:“不处理当今问题的福音根本不是福音。”(A gospel that does not deal with the issues of the day is not the gospel at all.)
对于那些引领社会道德朝着敬虔、圣洁、良性方向发展的事务,基督教会应当积极参与和推动;对于那些与圣经相违背、相抵触、甚至相对抗的政治议题、社会议题,基督徒不应当闭口不言,这样正中魔鬼撒但的下怀。基督徒应当始终记着自己在社会上的福音使命和文化使命。
弟兄姐妹,你的生命是否被耶稣基督的福音更新?你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三观)是否被耶稣基督的福音更新?你如何参与社会文化的更新?或者,你对社会的更新如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任运生 牧师,在美国牧会;生命季刊特约撰稿人。
请点击参加祷告👇:
守望祷告时间:
北京时间
周一至周五:
早上6点开始,晚上10点结束
每天祷告16个小时
周六:早上6点–上午10点
美国中部时间(夏令时)
主日至周四:
每天下午5点开始,次日清晨9点结束
周五:晚5点至9点
请转发守望祷告Zoom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j/84769255004?pwd=OStVZU5BWSt4dXVHb2ZLMFFQbGxqQT09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