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如何面对造谣与传谣(下)
文·晓勤
补充一些具体的操作。 先看原则:箴言17:28,“愚昧人若静默不言也可算为智慧;闭口不说也可算为聪明。”
比如,有些同事特别爱聚在一起玩儿,你以前一直跟他们一起玩儿,现在你信了耶稣,不再玩儿了……人家请你,盛意难却,怎么办? 我以前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我30多年来美国,一来就信了耶稣。之后,我跟以前的玩伴儿渐行渐远。人家喊你去玩,你又不想去,你觉得太浪费时间,怎么办? 可以说,“谢谢你的邀请,我这次不能来”,就行了。
中国文化中,很多人认为,推辞,一定要有理由,但一给理由,经常就会撒谎。 很多时候,其实不需要解释,热情的告诉对方:“非常感谢你邀请我!我这次真的不能来。” 就行了。 如果对方问为什么?说”我有事儿“,就行了。什么事儿?很简单,基督徒在家读圣经,就是重要的事儿。不需要告诉对方,你具体在做什么事儿,你没有责任告诉他。
但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态度,不要生硬,笑眯眯的说。以后对方再邀请你,你还是如此推辞。 慢慢地,这种单纯玩的事儿,他就不邀请你了。我以前就是这样。慢慢你的朋友圈儿就换人了。
又如,有人问你,你的工资是多少?我1997年第一次回中国。那时候我刚刚毕业,还没有正式开始工作。 当时,我的一些同学在国内就发财了,赚的钱比我多得多。 他们追问我,赚多少钱?我总是笑着说,够用就行了,够用。如果对方继续追问,我就笑着说,“你不需要知道”。 如果再问,我就不吭声了。
我们的文化有一个误区,我们认为,大家一起说话,不能冷场,每一个空隙都要填满话。这是错误的。 有人说,冷场让我特别尴尬,怎么办?那就默想圣经,默默的祷告,求上帝赐智慧怎么做,坐在那儿不吭声儿。我的话本来很多,可以一口气说几个小时,不停嘴。我一直操练管理嘴巴,不该说的时候,就不说,保持沉默。
主持姊妹:能不能再讲一点,比如有人说:“我是说谎了,但说谎对我没有负面的影响啊?还有在管教孩子时,有的家长特别强调不能撒谎!要说实话,可是越逼孩子,孩子就越想反其道而行,编造好多谎言,反正父母也不知道,最后就养成了撒谎的坏习惯。 这个坏习惯有没有父母的推波助澜呢?有时好像如果父母不问,孩子也没撒谎。父母非要追根究底,孩子便编出一套东西。当父母发现孩子编造谎言的时候,又非常的暴怒, 大发雷霆,孩子就越害怕,下一次就越要编一个更好的谎话来弥补。
觉得我们小的时候,都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也说不许撒谎,撒谎,就挨打。可是说了实话,还是挨打。于是,就想怎么编故事蒙父母,让父母找不着打的理由,撒谎就这样被培养出来。当然自己肯定有责任,但是父母有没有责任? 好像是父母诱导孩子变成了撒谎者。我觉得父母的教育好像有欠缺,能不能补充一点儿?
晓勤:是的,你说的这种现象,在你和我成长的中国文化中很普遍。首先,人的本性/罪性,使人倾向于撒谎。即使有最好的原生家庭,也不可能完全杜绝孩子撒谎。做父母的带领孩子,不能完全把注目放在孩子的行为上,我们是关注孩子跟上帝的关系。行为只是他跟上帝关系的表现,不是全部的表现。做父母的要有智慧,只有自己跟上帝建立关系,才能帮助孩子跟上帝建立关系。 我们必须回到上面讲的以弗所书前三章讲的神学观和基督徒的世界观。
很多教养孩子的问题,是因为家长的神学观和世界观错谬导致的。 父母律法主义,只从行为上要求孩子。 但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世俗心理学说 “孩子是一张白纸”,这是错误的。 耶17:9 “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 父母要记住,孩子本身有罪性,像父母一样。
第二,我听过很多成年人的见证。他们之所以选择诚实,基本上不是父母训斥的结果。 绝大部分是因为他们见证父母的诚实生活,在他们成长的十几年里,亲眼见证父母的诚实品格。父母以身作则,以自己的生命见证,说真话的重要性;或者他们见证父母说谎话,造成巨大的后果,他们不像步父母的后尘。
中国文化中,父母经常撒谎欺骗小孩,给孩子树立极坏的榜样。比方说,父母把孩子送给他人带,父母离开时,孩子很焦虑,哭。 父母一般对孩子说什么? “妈妈一会儿就回来。” 结果妈妈出去了很久才回来。为什么孩子会有焦虑?因为他不信任你。他为什么不信任你?因为他记得你以前多次言而无信。 他年纪小,无法表达自己完整的思想。父母言而无信却要求孩子说话诚实,怎么可能?
所以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第一,一定要诚实。如果说话言而无信,要跟孩子认罪道歉,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跟他道歉,因为我首先得罪了上帝。告诉孩子上帝多么恨恶不诚实。不撒谎的首要目的,不是因为有今生的后果,而是因为是上帝的命令!对于刚硬不信耶稣的人,才用后果管教;信靠耶稣的人,生活要讨上帝的喜悦!我为什么不撒谎,因为我爱主耶稣,祂是我的主,祂说祂恨恶撒谎,那我一定要憎恶祂所恨恶的。即使有时候说实话,会吃一点亏。但是,我相信主耶稣掌管一切。 不撒谎有点损失,很可能这个损失是为了祂以后更加提拔我。
我听过、见过很多例子,诚实使诚实的人暂时遭受损失。 但在上帝面前,损失的东西是次好的,不是上好的。 上帝就借着你的诚实,把次好的东西拿去,使你的手空出来,好接更好的东西。我们要对上帝有信心。
所以我们管教孩子,要以身作则,跟孩子要通透。如果父母平时很诚实,说两个小时以后回来,就一定两个小时以后回来。如果觉得两个小时回不来,就应该跟孩子或者保姆打电话,回来后要向孩子道歉,要解释晚点的原因。一个在后面拿着鞭子逼迫奴隶的人,他的果效,远远比不上一个在前面做领袖、以身作则的人有果效。
第二,在上帝眼中,撒谎比很多其它的罪更加严重,这必须是父母的价值观。所谓价值观,就是各种东西的价值评估。父母的价值观一定要符合圣经真理。如果父母的价值观正确,父母按着严重性的程度处理孩子的问题,比方说,孩子做错了一件大事,有很大的经济后果,但因为他说了实话,父母酌情减去惩罚,表扬孩子的诚实。这等于在教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我以前在药界和医疗器械界,从事跟产品质量有关的研发工作,那个领域繁文缛节,涉及许多法律条款。那个领域非常看重诚实,如果故意篡改数据、蒙混过关,是要坐牢的。 我一直是我们部门招聘小组的成员,曾经面试过一个人,能力非常强,但在我们让他描述一件事的时候,发现他不诚实,我们就没要他,却要了一个能力比他要差的人。
多年前,我在工作中遇到一件事,有一次因为要赶时间,在该记录的时候,我没记录。其实这个记录与实验结果没有关系,结果仍然非常漂亮。但是从我们领域的规章制度上,是我犯了错误。
但如果我自己不说,谁也不知道;如果我说了,意味着那两天的活必须返工,而且那个项目已经到期了。我祷告完后,觉得我不能撒谎,其实我不需要刻意撒谎,只要我不吭声,谁也不知道。但我的良心催逼我必须说出来。所以,我去跟我的老板汇报了,老板听完当场火冒三丈,把我训了一通,我一声没吭,听他训。训完了以后,老板对我说,你的品格真好,你给你自己造成这么大的麻烦,却没有隐瞒。
但是,如果我不说,是否永远无人知道?不一定,万一若干年后,美国联邦药监局FDA等国家机构,来查记录。如果有人眼睛雪亮,发现故意隐藏,就犯罪了,会有恶果的。往往小洞当时不补的话,拖的时间越长,洞就越大。 罪像滚雪球一样,层层叠加。
中国谚语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即使在有生之年,无人知晓。但活着的时候,只要良心还清醒,想着就会不安的。所以,一定要诚实!要言传身教,影响孩子。不管是做家长还是做领袖,你自己的价值观要正确。如果你的孩子或者员工,很诚实,向你交待了一些事儿,他也愿意承受后果,记住,他能诚实,是非常难得的品格。
主持人姊妹:
非常好,我还有一个问题。举个例子,如果我说谎是为了大家好,为了弟兄姐妹们的好处呢?比如说,疫情疫苗,有个老姊妹的身体比较弱,就希望他能赶快早一点打上疫苗,早一点受保护,所以,弟兄姊妹在团契时,有人说:“我们这边的疫苗很充足,你们那边疫苗不够,那怎么办呢?你到我这边来打吧!你就说你住在我家就好了,我帮你出个证明。” 然后,团契有些弟兄姊妹赞这个弟兄热心、好、帮助弱者。
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他在教人说谎,老姊妹根本不住在他家。
中国文化习惯这样帮助人,大家普遍不觉得这种谎言有什么不对。如果有人反对,很多人会觉得,“你这人怎么这么不通情达理,人家是为了帮助老人嘛,你不帮,反而指责别人呢?像这种情况的谎言,师母,我们应该怎么来看?
晓勤:
是的,这个人是说谎,是上帝恨恶的,上帝恨恶谎言。 而且,从他说的谎言,可以分析他的世界观。 他认为,老姊妹的命,直接跟疫苗连接的,打了疫苗就会保命。然后,他自己扮演上帝的角色。他的世界观不符合圣经真理,很符合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很看重地上的人际关系,为了帮助他人,即使违法乱纪,也在所不惜,根本不怕冒犯上帝。
何况。以前我们不懂疫苗,可能我们认为打疫苗对对方好。现在对疫苗了解的越多,越发现,有可能早早地打了疫苗,更加危害身体,这样撒谎,等于害了他人。
人不知道前面的路,前面的路都在上帝手中。人的性命,活的寿数,都在上帝的手中。所以,基督徒只需要保守自己,活在上帝的话语里面,就像诗篇91篇说的一样,这样的话,上帝会保护我。 可能那位老姊妹因为打不了疫苗,会有焦虑情绪。焦虑的情绪,不正是传福音的切入口吗?或者是在信仰上坚固她的好机会吗?因为世界上大部分人,如果不遇到自己对付不了的事,不遇到惊恐焦虑的事,是不会思想和注目永恒的。
这种以谎言显示的所谓的关心,所追求和提供的好处,只是眼前的,连今生今世都算不上。为什么?因为根本不知道打疫苗的长期后果是什么。圣经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要敬畏上帝,不要自以为聪明!
主持人姊妹:“师母,在一个团队里,如果有人公开撒谎了,就像前面那个让老姊妹填他家地址的弟兄一样,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您身上,您会怎么处理?
晓勤:我就会笑眯眯地看着那个弟兄,说:“弟兄啊,你这真是好心啊,但是也不能得罪上帝啊,上帝不喜欢撒谎。” 圣经教导说,我们说话要带着盐,让他人比较容易接受。 说话的表情,起到很大的盐的调节作用。 建议遇到冲突时,不要用微信用文字说来说去,因为看不见脸,要面对面的交流。
我以前在职场工作时,我们的项目一般都是团队操作。我要跟不同系统的同事们合作,有时候我指挥别人干活,但是我对他没有行政权柄,只是项目的负责链。如果只是用邮件交流,分配责任,经常会非常生硬,对方不一定买账。
我会殷勤地一个一个的走到同事跟前,笑眯眯地请他们做事,然后说:我待会儿会给你发邮件,把我们刚才说的话给总结一下,免得我们忘记。这样跟人打交道,比直接文字发几句指令性的话,感觉完全不一样。 说话时的身体语言,很多时候,比话语内容更加容易被注意和接受。
主持人姊妹:对对对,这个方法很好,很实用,要不然的话,没有智慧的人,可能处理的很生硬,就把人都得罪了。有些人会觉得:你怎么这样,不知人情世故呢?还有人,比如前面例子中的弟兄,可能会很恨你。他会觉得:你当着所有人的面戳穿我,还说我说谎,心里会很不开心。要学习怎么用温柔的态度来表达。
晓勤:而且,比方说刚才你当着大众的面,笑眯眯地纠正了那位弟兄,因为他当着大众的面撒谎。 随后的一段时间,你要注意,要主动多去关心他。人与人的关系其实是很微妙的,如果你当众纠正他了以后,随后的那一两个小时你只顾着跟另外的人说话,你看都不看他,他就会心里面非常别扭。
如果你在这随后的这一两个小时,都是笑眯眯地、很和蔼地看着他,你主动地找他说说话,他就比较容易咽下去你的指正。有一次,我跟教会一个同工,两人意见很不同,只是从文字的交流上看,似乎有很大的冲突,我是教会的师母。过了两天,到教会聚会的时候,我一直笑眯眯的看着他。他后来跟我说:他本来心里直打鼓,觉得好像我敌对他了,因为我们俩在微信上的文字辩论很尖锐。但当他在教会看见我时,发现我看着她,一直笑眯眯的,他心里的石头就放下来了。这也是圣经上待人的金律,你想他人怎么对待你,你也要怎么对待他人。
想一想,如果你觉得你跟谁有隔阂了,如果他看都不看你,虽然他可能是无意识的,你是不是心里会更加难受,更加胡思乱想?是不是想他这心里又在想什么呢?但是如果对方看着你笑眯眯地,一直很主动地跟你说话,看着很关心你,你是不是感觉会好多? 这样隔阂也容易消除,是不是?你也可以做那个人,你可以做那个主动的一方,是不是?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