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十架七言

《基要真理證道集》 · 林時新(著)  · 生命出版社出版

 

 

路加福音23:32-49

 

    保罗说:「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哥林多前书2:2)这十字架的道理,可以从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七句话得着明白。

 

一、「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23:34)

 

    主耶稣说:「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马太福音5:44)主耶稣爱仇敌,为仇敌祷告,所以他也这样告诉我们,他被钉在十字架上,「从那里经过的人辱骂他,摇头说:『咳!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可以救自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祭司长和文士也是这样戏弄他,彼此说:『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以色列的王基督!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叫我们看见,就信了。』那和他同钉的人也是讥诮他。」(马可福音15:29-32)下面还有钉他的兵丁,主耶稣看他们,不但不痛恨,反生怜悯替他们祷告。约翰福音中说:「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8)约翰一书4:8,16说:「上帝就是爱。」所以主耶稣所表现的就是爱,有了上帝的爱才能爱仇敌、为仇敌祷告。十字架的道理是爱的道理、也是赦罪的道理。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担当世人的罪,使凡信靠他的,罪过得到赦免。主耶稣不但为那些钉他的人和鞭打他、讥诮他的人求赦免,他也为犹大、彼拉多、该亚法,就是直接陷害他的人求赦免。我们要扪心自问,我们曾否像犹大出卖主;像彼拉多违背良心,定耶稣死罪;像该亚法妒忌而控告耶稣。我每天在自省中都觉得有错处使主忧伤,但他在父上帝面前替我们祷告。保罗说:「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上帝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以弗所书4:32)主耶稣在马太福音18:23-35说那个欠主人一千万银子的人,蒙主宽恕,但他却不宽恕欠他十两银子的人。这叫我们得着提醒,我们是否像那个人?主耶稣说:「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

 

    主耶稣对反对他的犹太人说:「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马太福音9:6)主耶稣在地上既然有赦罪的权柄,为何不自己赦免他们,却为他们代求?这乃是要应验以赛亚书53:12指着他所说的话:「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他却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这祷告中实有替代的意义,等于说父啊!赦免他们,因我已代替他们受苦受死。这是代价昂贵的祷告,并且祈求不但是为着当时有关的人,也是为着全世界万代、万族的人祈求。

 

    主耶稣代求的理由是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犹大与彼拉多是明知故犯者,但其他的人是因被仇恨蒙蔽。马可福音2:5-7记载:「耶稣见他们的信心,就对瘫子说:『小子!你的罪赦了。』有几个文士坐在那里,心里议论说:『这个人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说僭妄的话了!除了上帝以外,谁能赦罪呢?』」马可福音14:61-65记载「大祭司又问他说:『你是那当称颂者的儿子基督不是?』耶稣说:『我是,你们必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大祭司就撕开衣服,说:『我们何必再用见证人呢?你们已经听见他这僭妄的话了;你们的意见如何?他们都定他该死的罪。」有一次耶稣说:「『我与父原为一。』犹太人又拿起石头来要打他……我们……是为你说僭妄的话;又为你是个人,反将自己当作上帝。」(约翰福音10:30-33)他们看耶稣是人,不是上帝,所以反对他、攻击他,这是他们的无知。彼得应用主的话对犹太人说:「弟兄们!我晓得你们作这事,是出于不知,你们的官长也是如此。」(使徒行传3:17)保罗也同样认为,「他们若知道,就不把荣耀的主钉在十字架上了。」(哥林多前书2:8)无知而犯的罪比明知而犯的罪较轻。保罗说:「我从前是亵渎上帝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还蒙了怜悯,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时候而作的。」(提摩太前书1:13)

 

二、「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加福音23:43)

 

    这是主耶稣告诉同钉十字架悔改的强盗的话。「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加福音19:10)他在十字架上最痛苦的时候仍是注意寻找,看在十字架旁边两个强盗、十字架下面钉他的兵丁和戏弄他的人中有没有悔改信他的人,有没有求告的声音。听到这个强盗向那个讥诮他的强盗说:「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上帝吗?我们是应该的;因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作的相称;但这个人没有作过一件不好的事。」这表明他已知罪悔改并信耶稣是上帝,没有做过一件不好的事,真是上帝纯全的羔羊、人类的救主、以色列人所盼望的弥赛亚。这些话主耶稣都听见了。他在注意看他有求告没有,就听到那强盗求告说:「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圣经说:「凡祈求的就得着。」(马太福音7:8)「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使徒行传2:21)这个强盗没有加入任何教会,也没有受过点水礼或浸礼,因他没有加入教会和受洗的机会,但他却是一个真正得了救的人。加拉太书6:15说:「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哥林多后书5:17)

 

三、「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约翰福音19:25-27)

 

    主耶稣在十字架上「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主耶稣在作孩童和成人的时候都是孝敬父母,他最后的遗嘱就是把母亲托付门徒约翰奉养,因他的养父约瑟早故,他自己不能再奉养她,又没有遗产,所以他把母亲托付门徒约翰,这是孝之终也。保罗说:「若寡妇有儿女,或有孙子孙女,便叫他们先在自己家中学着行孝,报答亲恩;因为这在上帝面前是可悦纳的。」(提摩太前书5:4)

 

    三十多年前,马利亚带着婴儿耶稣到圣殿去献祭的时候,遇见老祭司西面。他把孩子接过去抱在手中说:「『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又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路加福音2:25-35)当西面预言这话的时候,马利亚似乎是隐晦难明,而且是近乎不可能的。现在她站在十字架下,眼看爱子耶稣受苦、受死的情况,她的心如刀刺透。

 

四、「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27:46)

 

    主耶稣曾遭受人的离弃,他自己的兄弟不相信他;他的同乡拿撒勒人要杀害他。约翰福音1:11说:「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约翰福音6:66说:「从此他门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他遇难时,犹大出卖他;彼得不承认他;其余的门徒也大都离开逃走了。主耶稣说:「看哪!时候将到,且是已经到了,你们要分散,各归自己的地方去,留下我独自一人;其实我不是独自一人,因为有父与我同在。」(约翰福音16:32)现在父上帝离弃他,叫他非常的难过,呼叫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我主耶稣在世上三十三年半,父上帝一直与他同在,只有他被挂在十字架上的六小时,父上帝转脸离弃他,这时候普天下万代、万族的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以赛亚书53:6说:「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因此父上帝离弃他、掩面不看他,因为上帝是圣洁的。

 

    主耶稣被挂在十字架,从上午九时到下午三时,有六小时之久。头三小时,他的身体曝露于暴日之下;现在又经过三小时的黑暗。45-46说:「从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约在申初,耶稣大声喊着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这是引用诗篇22:1的话。大卫说:「我未曾见过义人被弃。」(诗篇37:25)但唯一真正的义人,现在被弃了,因为他担当我们的罪。「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彼得前书3:18)

 

五、「我渴了」(约翰福音19:28)

 

    前一句「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那呼喊是因为灵性痛苦,现在说:「我渴了」,这呼喊是肉体的痛苦,因为流血过多。人在经过手术开刀以后,因流血过多,当他醒过来时都是呼喊我渴了。主耶稣经过一连串非法的审判以后,又受了残忍的鞭打,这鞭是镶嵌着铁钉和骨块的。这种鞭打非常惨酷,有时犯人就因此致死。他受鞭打以后,就被钉在十字架,这期间就包含了无数的痛苦。例如手脚的被扎、荆刺的冠冕刺入他的头颅、骨头脱节、四肢肿胀、在烈日之下三小时的曝晒、全身发烧,使他舌焦唇干。约翰福音19:28-30说:「这事以后,耶稣知道各样的事已经成了,为要使经上的话应验,就说:『我渴了。』……他们就拿海绒蘸满了醋……送到他口。耶稣尝了那醋,就说:『成了。』」这要应验诗篇69:21「他们拿苦胆给我当食物;我渴了,他们拿醋给我喝。」

 

六、「成了」(约翰福音19:30)

 

    主耶稣在工作开始的时候,就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约翰福音4:34)「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所以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上帝啊!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意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那时我说:『上帝啊!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希伯来书10:4-7)约翰福音17:4耶稣祷告说:「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

 

    「成了」是主在十字架上所作的胜利宣告。以前是被弃之言,今则变成为欢呼之声。以前是被害者痛苦的哀声,今则为胜利者凯旋的欢呼。希伯来书10:12说:「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上帝的右边坐下了。」从此以后就不需要再为赎罪献祭,「因为他只一次将自己献上、就把这事成全了。」(希伯来书7:27)「既成就了经上指着他所记的一切话。」(使徒行传13:29)成就了救赎大功,成就了自己所说的话,要舍命做多人的赎价(马太福音20:18-28,5:38-48)。

 

七、「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加福音23:46)

 

    这是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一句话,他说完了这话,气就断了。(马太福音27:50)这句最后的话是祷告,而又是引证诗篇31:5,可见主耶稣是一位祷告的人,也是一位读经的人,他的两个特质是何等自然地调和在他最后一句话内。主耶稣肉体被钉死,仍将灵魂交在天父手中,这是主耶稣给我们留下榜样。

 

    使徒行传7:59-60说:「他们正用石头打的时候,司提反呼吁主说:『求主耶稣接收我的灵魂。』又跪下大声喊着说:『主啊!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说了这话,就睡了。」他结束的话也像主耶稣一样,「求主耶稣接收我的灵魂」。他所关心的不是身体的受苦、受死,乃是灵魂的保守。据说许多古代圣使徒在殉道前,都使用主的这句话作为他们死前的祷告。

 

    希伯来书2:9说:「唯独见那成为比天使小一点的耶稣,因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叫他因着神的恩,为人人尝了死味。」世上有许多味,如酸、甜、苦、辣、咸等。甜,是人最喜爱的;苦,是没有人喜爱。还有一个滋味比苦更可怕的就是死的滋味。虽然我们这些人没有人尝过死的滋味,不知道死的滋味到底是苦,到底怎样的苦。但人心中最怕的就是死,死的滋味没有人愿意尝,所以在生病时,虽然吃苦药,还是愿意吃;虽然经过开刀的痛苦,还是愿意受,因为不愿意尝死的滋味。可知死的滋味最苦、最可怕。但是「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希伯来书9:27)主耶稣是上帝,毫无罪恶、免受死的痛苦。他因爱我们为我们受死,尝了死味,并且受了最惨痛的死,就是死在十字架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