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纪元运动中的观想方法
文/张逸萍
生命季刊微信专稿
观想(Visualization)和它的各种形式,虽然程度不同、手续稍异、名称五花八门,但是换汤不换药,都有可能叫人进入“变异意识状态”,或者,至少那些程度浅的,也欲叫人习惯这技术,于是警惕性降低。
一本新纪元词典给“观想”下的定义﹕“观想就像观看一样,但不是用肉身的眼晴,用的是心灵中的眼晴,或者想像,使用脑中掌管思想、记忆、主意、和主观的那些部分。”[1] 很多现代人相信观想可以增加个人的力量,使人成功,身体健康,产生开悟,提高创意,改变人际关係,于是只要睁开眼晴一看,观想及其各种样的变形,已经渗透了新纪元圈子和邪术圈子以外的社会,例如,医学,尤其是心理治疗、全人健康、人类潜能运动、基督教心理治疗,甚至渗进了教会。
因为所涉及的领域太广,情形太普遍,笔者觉得必须多列举各种实例,以求读者增加识辨能力。请看下面的例子,就可以明白这些技术,虽然出处不同,毕竟基本上相同。
污鬼邪灵
基督徒新纪元研究员经常抨击“观想”为古代邪术。肯大卫(Dave Hunt)就不断作如此批评;卜勒逊(Bob Larson)也认为它的根源来自印度教;[2] 卡约瑟(Joseph Carr)也说黄教僧侣经常用观想方法去交鬼。[3] 像这样的评论不胜枚举。即使非基督徒也同意,观想和“瑜伽密宗学生学习冥想的办法相似,回教神秘宗也使用同样的方法训练他们的内心视觉。”[4]
现代新纪元名鬼媒经常指导各种交鬼通灵的办法,有时用冥想这个字,但不一定,无论如何,都与观想无大分别。例如名鬼媒拉撒烈(Lazaris)教导说,当你冥想的时候,“让你的想像力召唤一些对你有意义的影像……很多这样的影像是代表性的,你可能不明白,但是你的潜意识心灵和无意识心灵会明白。”[5] 然后他详细解释每个步骤,不外﹕找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松弛身体,观想不同的事物,譬如观想自己走到一个森林,观想每一棵树,每块叶,他特地说,“记得,你想像得愈迫真,你的冥想愈成功。”[6] 然后,拉撒烈继续教人怎样接触“更高自我”(邪灵的一种伪装)。
如果古今邪教和邪灵都推荐这个观想技术,没有人能再诡辩,说观想不是邪术。请继续看下面的例子﹕
灵异人士
灵异人士碧法(Betty Bethards)解释冥想如下﹕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坐着,脊柱必须直,凝神想像一幅画面,或者专心背诵一个咒语,其他一切都不想,用尽你的力量去握住这个影像,使它不动十分钟之久,这个心像可以是一朵玫瑰花,或者一个十字架,然后你被动地让任何思想和影像流入。[7] 碧法并且表示,经常冥想可以改变那些使你紧张不安的人物和事情,使你身体健康,获得灵异治疗,产生灵异能力。[8]
美国名灵媒左珠银(Linda Georgian)表示自己经常使用冥想、积极思想、和祷告去吸引好东西。因为她有天主教背景,所以她常常观想耶稣,但是她认为观想佛陀和观想耶稣没有什么两样。[9]
一位玄学家穆菲(Joseph Murphy)解释,最好的祷告方法就是观想,“使用你内心的眼晴去看,要看得它活生生的……当你的想像清楚真实……有一天它会在你的客观世界中出现……”[10] 穆菲表示这样的办法可以帮助治疗心灵中的问题,帮助你发财,解决婚姻问题,吸引理想伴侣,使你快乐,叫你的人际关係和谐。[11]
发展潜能
“西发心灵控制”(Silva Mind Control)自称能够帮助人在四天内发展灵异能力,虽然它的成功率并不一定如此高,但是很多大公司的管理员、医生、心理学家、和一千万毕业生,都已经在他们的事业上采用了“西发心灵控制法”,这个办法也在其他发展人类潜能的讲习班中大行其道。[12] 它自称曾经有一间公司用这技术创造了十八种新产品,也协助了很多运动员和演员加强表现。[13] 西发(Jose Silva)此人因为有天主教背景,所以常常表示西发心灵控制是基督教的,并且努力在基督教圈子中推动。[14]
此法亦不过老套﹕松弛身体,凝神于一个焦点,然后观想一件东西,例如一个苹果,把它想得愈逼真愈好。[15] 西发宣称他的心灵控制术可以克服压力、坏习惯、情绪不安、甚至疾病,增强自尊,提高自我形象,增加创意,帮助事业成功。[16]
“心灵控制”这个名字虽然有邪气,听到的人都会质疑,但是这本书却入选《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的书目,[17] 被视为发展潜能的正当心理学。
全人健康
古代希腊早已运用“心像法”控制疾病,当时的庙宇收容那些医生束手无策的病人,祭司们所用的治疗方法基本上就是今天的“观想治疗”。[18] 一本全人健康的书籍解释其步骤如下﹕深呼吸或冥想,使身体松弛,进入一个极度被动的状态,然后开始观想,譬如爱滋病病人可以观想一个白血球在自己身体内吞食敌人。[19]
美国癌症机构(American Cancer Institute)在发给病人的手册中赞同心像法和观想,并且举例说明﹕观想一枝火箭在身体内将癌细胞炸去,或者观想一个骑士在自己的血液中把癌细胞杀死。不过,这手册认为这样做只能帮助病人消除压力,不能代替正规医学治疗。[20]
更有人使用观想去医治关节炎和无能,也有人观想手指上的瘤消失等等。[21] “西发心灵控制”自称曾有精神科医生用它来医治七十五个精神病者,大有成绩。[22]
新纪元心理学
嘉云(Gawain)在一本讨论观想的最畅销书《创意性观想》(Creative Visualization)中介绍一个最简单的观想方法。不过是老生常谈﹕松弛身体,想像你心中所愿意获得的事情,使这个影像在你心中静止不动,然后肯定告诉自己,这样的事情一定会发生。[23] 根据嘉云,观想可以接触“更高自我”,获得财富和快乐,提高自我形象,治疗疾病。[24] 嘉云大学时代读的是心理学,毕业后学习很多的东方哲学、冥想、和瑜伽,研究人类潜能运动,现在经常开设各种“创意性观想”课程和写作,颇具盛名。[25] 嘉云的工作可以代表现代心理学中完全新纪元化的一部分,这方面的发展是一日千里,而且被社会人士接纳为“现代科学”,甚至教会亦然。
一本全人健康的书籍介绍怎样用观想来解决人际问题﹕观想一个“8”字,观想自己在“8”字的一个圈中,骚扰自己的人和事在“8”字的另一个圈中,然后观想“8”字从中间被剪断,两个圆圈漂离,于是这些骚扰你的事都离你而去。[26]
普通心理学
麦基(Matthew McKay)和范宁(Patrick Fanning)在一本讨论自尊(Self-esteem)的专书中建议用观想和催眠术提高自尊。作者们所介绍的技术和灵异人士所介绍的,不相上下﹕松弛身体,观想一些简单的图案,经过练习,慢慢想得更复杂,然后观想自己在各种不同场合之中充满自信。譬如在一个舞会中,主动邀请别人和你共舞,或者志愿参加某些困难的工作。[27]
上边两个例子并非来自“新纪元心理学”,只不过是一般的流行心理学,可是现代心理学和新纪元已经界线难分。绝大部分的心理学家都附和“自尊运动”(Self-esteem movement),认为自尊是众善之泉,缺少了它,是万恶之根。可是,事实上,没有人能扪心自问而不知道自己有缺欠,勉强自己去欣赏自己,多少有困难,于是心理学家们发现,最有效提高自尊的方法就是观想和冥想。
顺带在这里介绍两个名词——“肯定”(affirmation)和“自语”(Self-talk)。“肯定”是经常和观想或积极思想同时使用,意指当观想自己心中所渴望的画像时,一面告诉自己同样的积极信息。例如,当你观想自己在夏威夷度假,一面告诉自己,“我正在享受一个美丽的海滩!我有一个愉快的假期!”。“自语”则指自己内心对自己的评语。心理学家波露(Carolyn Ball)表示,如果“自语”常常是负面的话,自尊就会降低,而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冥想,如超觉静坐或默想。[28]
基督教心理学
很多基督徒都以为普通心理学和基督教心理学是两回事,或者以为心理学里面虽然有很多问题,但是基督徒心理学家只是把那些好的带到教会来,与圣经融合(integration)在一起。
可是,什么才是好的呢?谁去决定?二三十年前,被邱清泰博士邀请到港台两地演讲,向中国教会推动基督教心理学的哥斯连(Gary Collins),也是代表了融合主义的一位著名基督徒心理学家,当他回答“心理学是否涉足邪术?”这个问题的时候,表示“虽然有辅导员误用观想和引导影像法,但不表示这些技术本身是错的。”[29] 又说,“现在教会内有人极力谴责催眠术,观想、自语、和影像法……他们的批评不是没有道理……我们只要小心去用……让圣灵带领我们……”[30]。
各种观想方法是现代心理辅导的常技。事实上,基督徒心理辅导员并非幸免。如果一位基督徒心理学家在讲台上妙语连珠,惹人好感,并且引用圣经,再加上讲的不外水牛蝴蝶、男女有别之类的题目,一般信徒就难于想像他或她可能在辅导室内使用观想技术,可惜这却是事实。根据圣经原则,行邪术的人是否适合站在讲台上教导别人?再者,如果邪术可以影响人的思想,这些人的著作是否应该被带进教会?笔者希望中国教会正视这个问题。
美国教会
在某些美国教会中,观想相当流行。譬如,一位在电视上讲道的牧师教导说﹕观想是祈祷的方法之一,如果你想要一部卡地拉(Cadillac)汽车,只要用心灵的眼晴去想,这部车迟早会到你的手上。[31] 笔者曾经踫过好一些美国基督徒,他们都同意观想是祈祷方法的一种!如果跑到美国基督教书店看看,你会发现很多畅销书推荐同样的技术。
有些基督徒想的不是汽车,是耶稣,听来很属灵,可惜观想就是观想,都有可能叫人进入变异意识状态。例如,在一个基督教的“记忆治疗”(内在医治的前身)中,接受治疗的人观想自己八岁时的一幅画面,看见自己身上背了一大捆东西,然后耶稣出现,向他表示爱和接纳,于是重担被挪开。[32]
也许因为这个原故,耶稣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免得成为我们的偶像,脑中的影像虽然不是金银木石所造,但是一个观想中的耶稣仍然是一个偶像,所以肯大卫叫它做偶像崇拜。[33] 基督徒不应该用异教徒的邪术来亲近神!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美国教会名人皮尔(Norman Vincent Peale)一向大力推动观想,他说﹕“耶稣……是第一个教导‘心像’力量的人……十九个世纪之后,科学家、心理医生、和心理学家开始宣讲(同样的事)。”[34] 他亦说,观想可以帮助增加自尊、解决金钱问题、婚姻问题、健康问题、孤独和忧虑、并且使你成功。[35]
中国教会
上边所述虽然是美国教会中的例子,但是中国教会也不见得不受污染。首先,有很多这类的美国书籍已经翻译成中文,在基督教书店内售卖。例如,皮尔的《心像》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书中解释如何用观想方法维持自尊、增加信心、战胜忧虑、处理金钱、结交朋友、消除紧张等等。[36]
此外,臭名昭著的《第四度空间》毫无隐晦的教导“基督教”观想法。赵镛基牧师认为第四度空间是属灵的空间,异像和异梦就是基督徒的工具,使人可以运用第四度空间里的能力,精神科医生现在研究出来的“心像”正是圣经所讲的异象和异梦,赵镛基又说,“‘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直等到你在内心和脑海中,清楚地想像出你所昐望的事物后,你才能拥有他们。”[37]
赵镛基毕竟是韩国人,虽然他的书可以在中国的基督教书局买到,不能算是中国教会的事。但是咱们一位医师、牧师、和神学院老师居然也教导同一套!在一本叫做《心灵治疗》的书中,他解释说﹕一些早期的经历深藏在潜意识里,“经过催眠或精神分析也能出现在意识中。在心灵医治的过程中……透过想像的过程进到下意识和潜意识中处理他的问题。”[38] 作者解释所谓“想像治疗”﹕“……将祷告的内容构成一个‘生动’的画面,用信心藉着圣灵的带领看见这画面的完成……”[39] 又用一个解决仇恨的例子说明﹕“首先让案主用自然、放松的心情躯在治疗用的……沙发上……想像自己被对方仇恨的绳子捆绑,不得释放,这时他祷告,求主释放他……主用圣灵的宝剑将他身上仇恨的绳子一条条砍断……把捆绑他的人都交给主,在主宝座前受主的审判……协谈者……为他祷告……求主借着这样的想像,使案主的内心得医治。”如果想像不来,继续祷告,继续想像。[40]书中还有好些类似的例子。
即使不是邪术,这样解决仇恨的办法,亦完全不合圣经原则!这样的“治疗”和到菩萨前面咒诅自己的仇家有什么两样?圣灵的宝剑是这样用的吗?笔者一向以为中国教会内的新纪元问题比较少,想不到竟有中国人的牧师和神学院教师,因为受了心理治疗的影响,赞同催眠和观想,呜呼哀哉!
结论
上边的例子是洋洋大观,因为观想实在普遍。
在这些文献中,观想、冥想、积极思想、影像法、引导影像法,还有,想像和心像等等,完全是可以相互交替的名词,偶尔有人想分辨其中的微妙差别,只是浪费时间。护教学家安克伯(Ankerberg)和华尔登(Weldon)将观想分为四种类﹕
(A)学术性的——例如﹕自生训练(Autogenic Training)、容格心理学方法、心像研究、世俗心理治疗、和超越个人心理治疗。
(B)流行的——例如﹕新纪元治疗、心灵科学(Mind Science)、帮助个人或生意上成功的讲习班。
(C)秘术的——例如﹕魔术仪式、黄教、灵异治疗、交鬼、印度教、和佛教的做法。
(D)基督教的——例如﹕基督教心理治疗、心灵治疗(Inner Healing)、观想耶稣、用圣经去观想。
但是他们说﹕A和C的界线并不清楚,C和D亦有关系,B和C的分野模糊,A和D、B和D界线更模糊。[41]讲来讲去,观想就是观想,邪术就是邪术。
基督徒不要因为一个技术的名字改变了,或者程度减轻了,更或者教会和神学院都开班讲授,就戒备之心松懈;反之,应该警惕,因为这是末世,“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
注释:
[1] Paula B. Slater & Barbara Sinor, Beyond Words: A Lexicon of Metaphysical Thought (Upland, CA: ASTARA Publishing, 1993), p. 264-65.
[2]卜勒逊着,徐美珍译,《新纪元答客问》,上(香港﹕天道书楼,1996),p.50.
[3] Joseph Carr, The Lucifer Connection (Lafayette, Louisiana: Huntington House, 1987), p. 98.
[4] Matthew McKay & Patrick Fanning, Self-Esteem (New York, NY: St. Martin’s Paperbacks, 1995), p. 242.
[5] Lazaris, The Sacred Journey: You and Your Higher Self (Palm Beach, Florida: NPN Publishing, 1988), p. 177.
[6] Ibid., p. 178-79.
[7] Cary Odom, ed., The Sacred Sword: Teachings of the Psychic Channel Betty Bethards (Novato, CA: The Inner Light Foundation, 1972), p. 120-24.
[8] Ibid., p. 128, 132-34.
[9] Linda Georgian, Create Your Own Future (New York, NY: A Fireside Book, 1996), p. 46.
[10] Joseph Murphy, The Power of Your Subconscious Mind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82), P. 78.
[11] Ibid., chapter 6, 9, 14, 15 & 16.
[12] John Ankerberg & John Weldon, Encyclopedia of New Age Beliefs (Eugene, Oregon: Harvest House Publishers, 1996), p. 554.
[13] Jose Silva & Philip Miele, The Silva Mind Control (New York, NY: Pocket Books, 1978) , 封面后。
[14] Ankerberg & Weldon, Encyclopedia of New Age Beliefs, p. 559-60.
[15] Silva & Miele, The Silva Mind Control, p. 29-33.
[16] Ibid., chapter 18,19.
[17] Ibid. , 封面。
[18] Jennifer Jacobs, ed., The Encyclopedia of Alternative Medicine (Boston, Massachusetts: Journey Editions, 1996), p. 175-76.
[19] Ibid., p. 177.
[20]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hemotherapy and You: A Guide to Self-Help During Treatment (Bethesda, MD: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Publication No. 96-1136), p. 45.
[21] Kenneth R. Pelletier, Mind as Healer, Mind as Slayer (New York, NY: A Delta/Seymour Lawrence Book, 1977), p. 255-56.
[22] Silva & Miele, The Silva Mind Control, p. 124-27.
[23] Shakti Gawain, Creative Visualization (New York, NY: Bantam Books, 1982), p. 9-10.
[24] Ibid., p. 39-62.
[25] Ibid., about author.
[26] Jacobs, The Encyclopedia of Alternative Medicine, p. 177-78. [27] McKay & Fanning, Self-Esteem, chap 11.
[28] Carolyn Ball, Claiming Your Self-Esteem (Berkeley, CA: Celestial Arts Publishing, 1990), p. 36-37.
[29] Gary R. Collins, Can You Trust Psychology?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1988), P. 105.
[30] Gary R. Collins, “What is Christian Counseling?”, in Case Studies in Christian Counseling, Gary Collins, ed. (Dallas, Word Publishing, 1991), p. 12. [31] Carr, The Lucifer Connection, p. 95.
[32]戴夫韩特、麦克马合着,朱锦华等译,《偏差的诱惑》(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1989),p.222。
[33]同上,十一章。
[34] Norman Vincent Peal, Positive Imaging: The Powerful Way to Change Your Life (New York, NY: Fawcett Columbine Book, 1982), p. 186-87.
[35] Ibid., chapter 4, 5, 6, 7, 8, 9 & 10.
[36]皮尔,《心像》(台北﹕道声出版社,民国75年)。
[37]赵镛基着,何国强译,《第四度空间》,第二集(台北﹕中国学园传道会,1998),p.46,104-07,23。
[38]张惠宽,《心灵治疗》(台北﹕天恩出版社,民国83年),p.70-71。
[39]同上,p.82-83。
[40]同上,p.83-84。
[41] Ankerberg & Weldon, Encyclopedia of New Age Beliefs, p. 579.
张逸萍 来自香港,在美获护教学博士学位,现在加州“基督学房”等神学院任教,著有《心理学偏离真理》等作品。
=================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