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给青年基督徒的第三封信
写给青年基督徒的第三封信
文/王明道
生命季刊微信专稿
请阅读:
亲爱的青年基督徒们,我以前曾劝戒你们防备情欲和金钱的试探,今日我再告诉你们青年基督徒所应当防备的另一样大的试探,这种试探就是名誉。我说这话也许要引起你们的惊异。你们要对我说:“名誉不是好东西么?西谚不是说‘名誉为人生之第二生命’么?不是说‘无名誉之人犹劣于死’么?我国的圣人不也曾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么?一个人如果不要名誉,岂不成了一个卑鄙没有人格的人了么?你怎么说名誉是一种试探呢?”
我现在要回答你们的这些问题。名誉不是坏东西,正如金钱不是坏东西一样。如果一个人因为他在信仰、德行、学识、事工方面有所成就,有所建树,因而得着好名誉,这确实是一件值得尊敬的事。但如果一个人存了求名誉的心去生活、去服务,不但他的存心已经错误,而且因着他这种存心,他要陷在许多的罪恶中,正如一个人为贪财而陷入许多罪恶中一样。
当我们谈论这件事的时候,我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是属神的人,我们一切的思想意志都必须以神的旨意为准则,都必须存神要我们存的心。我们必须舍弃一切世人所看为好的,只追求神所看为好的。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生活在世上最大的任务就是“遵行神的旨意,作成祂的工,”并不是孜孜求利,也不是汲汲求名。
世上的人不认识神,他们的人生没有目标,没有轨道,而且他们生活在世界上根本也没有倚靠,没有指望。因此他们一定要求得一些暂时的满足。那些庸庸碌碌的人们便去设法发财,好借着大量的金钱去享受、去宴乐、去吃喝穿戴、去嬉戏游玩。少数比较有思想的人感觉到这些东西不值得追求,也不能使人得着满足,因此他们便走上求名誉的道路。他们知道他们迟早要死,他们对于将来没有一点盼望。他们不甘心让自己这几十年的岁月白白过去。因此他们想趁着自己还活着的时候立下一些功业,得着一些名誉,好使他们在死去以后还受许多人的称赞誉扬。就是这种心理使晋朝的桓温抚着枕头叹息着说:“既不能流芳百世,还不能遗臭万年么?”就是这种心理使许多人作了小官还想作大官,作了大官还想作帝王。就是这种心理使许多人穷兵黩武,杀人如麻,希望在千万人的骨头枯干了以后,自己得着“大将”的威名。就是这种心理使世上极少数狡诈能干的人得了大名,大多数庸庸碌碌的人们却遭了灾祸。我们不恨这些人,也不咒骂他们。我们只觉得他们可怜得很。
从另外一方面说,求名誉的心理也能帮助人作好人,帮助人追求“立德”、“立功”、“立言”。帮助人作君子,作圣贤,帮助人黾勉前进,帮助人敦品励行。一个不肯要好的人存了求名誉的心,可以因此向上进步,但一个要好的人再存求名誉的心,便要受损害了。先哲有话说:“好名是学者病,却是不学者药”,便是这个意思。基督徒已经有了新的生命,这个使命使他愿意学好,使他渴慕上进,在这种情形中,他再不可存求名誉的心。如果他存这样的心,他将要因此远离神,因此陷入魔鬼的网罗,因此犯许多罪恶。一个人存了求名誉的心,便很容易因此说谎欺骗,因此嫉贤妒能,因此损人利己,因此骄傲自夸。一个圣徒存了求名誉的心,不但能犯以上所说的这些罪,他还能因此欺骗神,背叛神,甚至能因此出卖他的主,不是为三十块银钱,乃是为他自己的尊荣名誉。一个人怎样因为贪财能犯许多的罪,他因为求名也照样能犯许多的罪。一般信徒只知道贪财是万恶的根,却不知道求名也是照样的危险。许多人因为贪财,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另外还有许多人因为求名,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名与利这两样东西害人并没有多大的分别。求名的人与求利的人也不能分什么高低。
天资比较高、思想比较深的青年人不很容易受金钱的诱惑,但名誉在他们身上却有极大的诱惑力。他们在没有信主的时候就爱名誉,他们在信了主以后还极容易在这件事上受试探。一个素日怀抱大志的青年基督徒舍弃爱名誉的心,实在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就是他在一个时期中能舍弃这种意念,但不久他还要在这件事上再受到试探。也有些基督徒舍弃了世界中的名誉,却转而求灵界的名誉。譬如说,一个青年基督徒在未信主以前,渴想作一个大政治家,或一个大军事家,及至他信主以后,抛弃了自己要作大政治家或大军事家的野心,可是他却另外换了一种野心,想要作大布道家。他不再想在世界中求名誉,他却一心想在教会中求名誉。有些人也许以为这种野心是好的,但在神的眼中看,这种想作大布道家的野心与那种想作大政治家或大军事家的野心并没有多少分别,因为这二者都不是求神的荣耀,乃是求自己的荣耀。
一个基督徒有了这种求名誉的心,神必须对付他,熬炼他,使他把这种心志弃掉得干净,然后才能使用他。教会的领袖若是明白神的心意,看见这种求名的基督徒,不但不当满足他们的欲望,而且应当教导他们,挫折他们,帮助他们快些离弃这种求名的心,好使他们能成为神手中合用的器皿。不幸大多数的教会领袖们所做的正是与这个相反。他们竟利用信徒们喜爱虚荣的心,鼓励他们传道、捐钱、为教会效力。譬如说有一个富足的信徒奉献了一笔巨款,教会的领袖便竭力的为他宣传,一方面使他更多出钱,另一方面借此鼓励别人也出钱。结果是什么呢?这个教会的库中所收入的钱财增加,信徒们求名誉爱虚荣的心也随着增加。教会在形式上是发达进步,信徒们在灵性上却是堕落失败。再譬如说有一个声势赫赫,好大喜功的人,悔改信了主,他在为福音大发热心的时候,里面却存了几分好名求荣的思想,教会的领袖便多多给他工作,竭力抬举他,推崇他。他们的心意并不是要使他在神面前成为合用的器皿,乃是要借此利用他,拉拢他,使他多给教会帮忙,多为教会捐钱使他不离开教会。结果是什么呢?最先是那个人受了损害,以后全教会也要受到他的连累。这种教会的领袖真把人害得好苦!基督徒遇见这种教会的领袖,加入了他们所照顾的教会,真是一件不幸的事!
不但初得救的信徒会陷入这种试探,就是极老练的信徒也是一样。就连神忠实的仆人们若不谨慎儆醒,也会因此受致命的创伤。我们清楚知道一些被神使用的人,在起始事奉神的时候,没有地位,没有尊荣,他们向神十分忠诚。他们去作神吩咐他们作的一切事,他们去说神吩咐他们说的一切话。他们不顾自己的利害,也不计别人的毁誉。但过了多年以后,他们的声誉鹊起,他们得着许多圣徒的尊敬爱戴,同时也受到许多恶人的攻击反对。他们在不儆醒的时候,受了撒但的迷惑。他们一方面想保全已经得着的美名,一方面想消弥别人所加给他们的恶名。因此他们便开始学习圆滑。他们把那些惹人反对的行动转变过来,把那些使人不喜欢的话语从他们所传的信息里去掉。他们不再公开的宣布他们的信仰,也不再彻底的表明他们的主张了。他们到什么人中间,便说什么人喜欢听的话语。他们拉拢各方面的人物,也与各种不同的人作朋友。他们不再斥责罪恶,也不再反对一切悖逆神的事。他们与撒但讲和,他们对世界妥协。世人称赞他们宽大,神的仇敌钦佩他们的慈爱,魔鬼颁给他们荣誉的奖章。他们不但被信徒称为“天国的伟人”,他们也被世人尊为“社会的领导者”。但是他们却因此受了一种不可弥补的大损失──在神面前被弃绝、遭咒诅。在近年的教会中我们已经听见看见好些这样的人了。在这里我们看见情欲和金钱怎样成了魔鬼攻击基督徒的利器,名誉也照样成了他手中最得力的一种军械。我们应当怎样谨慎自己啊!(待续)
王明道(1900-1991)中国家庭教会领袖。选自《王明道文库第一卷·窄门》第一章,浸宣出版社出版。本刊已获微信原创播发王明道先生文章的授权。本文欢迎弟兄姊妹转发。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