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 (路加福音24:44) 希伯来圣经分为耶稣所说的“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三部分。第三部分称之为“著作”(The Writings);因为其中诗篇占大部分,所以耶稣简称为“诗篇”。路得记在希伯来圣经中排在下半部,归于“著作”,而不属于“先知书”(The Prophets)。在基督教圣经正典里,路得记因为是重要的历史书,根据历史年代,排在前半部士师记与撒母耳记之间。路得记开卷几个字“在士师统治期间”(1:1),表达了它的历史时期。新约圣经开头记载耶稣的家谱:“大卫的子孙,亚伯拉罕的后裔,耶稣基督的家谱:亚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生犹大和他的兄弟,他玛给犹大生了法勒斯和谢拉,…… 喇合给撒门生了波阿斯,路得给波阿斯生了俄备得,俄备得生耶西,耶西生大卫王。”(马太福音1:1-6,新版本)耶稣基督是 “大卫的子孙,亚伯拉罕的后裔”,而路得是大卫王的曾祖母。新约圣经是关于耶稣基督的史书,所以,路得记是新约圣经前奏的一部分。路得与亚伯拉罕有些神学家们称路得为“新亚伯拉罕”,想必有一定道理。(参考:Charles Hambrick-Stowe,Ruth and the New Abraham, Esther the New Moses,Christian Century, December 7, 1983, pp. 1130-1134)路得是一位摩押女子,后来嫁给一位从犹大的伯利恒逃荒到摩押的以色列人。在犹太人的传统中,一个像路得那样,有她自己的历史、种族、宗教的外邦人,要改变身份成为以色列人,比登天还难。那么,路得又怎么成了以色列大卫王的曾祖母呢?耶稣的家谱从亚伯拉罕开始,我们也熟悉神呼召亚伯拉罕的故事。后来,神又对摩西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这样说:‘耶和华你们祖宗的神,就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差遣我到你们这里来;这就是我永久的名字,也是世世代代中我被记念的名字。’”(出埃及记3:15)耶稣也亲自这样教导:“关于死人复活的事,神对你们讲过:‘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你们没有念过吗?神不是死人的神,而是活人的神。”(马太福音22:31-32 )路得怎样改变身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在路得出生之前,以色列人与摩押人相处关系很不好。摩押王巴勒不满以色列人的强盛,曾派使者去请亚扪人的邪恶“先知”巴兰,来咒诅和攻击色列人,希望能击败以色列人(民数记 22:4-6)。后来,摩西禁止亚扪和摩押人进入耶和华的集会,直到第十代(申命记23:3-4)。当路得的以色列人婆婆拿俄米在失去丈夫和两个儿子后,要回伯利恒去时,劝两个媳妇不要跟她走。路得的嫂子答应了。拿俄米对路得说:“看哪,你嫂子已经回她本国,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你也跟着你嫂子回去吧”(路得记1:15)拿俄米因为逃离伯利恒的饥荒,才来到摩押这个比较富裕的地方。所以,路得留在摩押,才是合情合理之事。但是,路得不愿意回到她摩押祖先“所拜的神那里去”。她这样对拿俄米说:“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你往哪里去,我也往哪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哪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里死,我也在哪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1:16-17) 拿俄米听到路得说“你在哪里死,我也在哪里死”时,肯定非常感动。但是,更重要的是,拿俄米意识到,当路得宣布“你的神就是我的神”时,她的身份就改变了。当基督徒听到路得说“你的国就是我的国”这句话时,也立刻理解,路得从地上的国,改变了身份,进入天上的国。所以,“拿俄米见路得定意要跟随自己去,就不再劝她了。”(路得记1:18)“定意”这个动词原文אמץ (ametz) 的意思是“勇敢”(courageous)。拿俄米也是个勇敢的人,所以路得和她“英雄所见略同”。遭遇饥荒之灾路得记开头第一句话是:在士师统治期间,地上发生了饥荒。有一个人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从犹大的伯利恒前往摩押地去,寄居在那里。(1:1,新版本)路得记的作者用了几个关键字,就让读者联想到创世记神呼召亚伯拉罕的典故:在回应神的呼召后,“亚伯兰又起程,渐渐移到南地去。当时,地上发生了饥荒,亚伯兰就下到埃及去,要在那里寄居;因为地上的饥荒十分严重。 ”(创世记12:9-10,新版本)对照这两段经文,一字不差,“地上发生了饥荒”这几个字希伯来原文是ויהי רעב בארץ (vayehi ra’av ba’arets );“寄居”的原文是גור(gur)。“地上饥荒”在创世记这句经文中更出现了两次。经历生育的奇迹神帮助亚伯拉罕和撒拉生以撒的故事是我们都很熟悉了。当波阿斯要娶路得作妻子时,众人为他们做见证:愿耶和华使进你家的这女人,像建立以色列家的拉结和利亚二人一样。愿你在以法他显大,在伯利恒扬名。愿耶和华从这少妇赐你后裔,使你的家像他玛从犹大所生法勒斯的家一般。于是波阿斯娶了路得作妻子,与她亲近。耶和华使她怀孕生了一个儿子。”(路得记4:11-13,新版本) 神怜悯“建立以色列家的拉结和利亚二人”,使她们能够生育。拉结多年没有怀孕。后来,“神顾念拉结,垂听了她的祷告,使她能生育”(创30:22)。拉结所生的约瑟,后来成了雅各12个儿子中最有成就的一个。至于路得,她嫁了以色列人波阿斯,“耶和华使她怀孕生了一个儿子。”后来,“邻近的妇女要给他起名字,说:‘拿俄米生了孩子了,’就给他起名叫俄备得。这俄备得是耶西的父亲,耶西是大卫的父亲。”(路得记4:17,新版本)俄备得(עובד,Obed) 的意思是“(耶和华的)敬拜者”。路得成了新一代人的亚伯拉罕先知以赛亚这样描写神的国:在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被坚立,超乎众山,必被高举,过于万岭;万国都要流归这山。必有多国的人前来,说:“来吧!我们上耶和华的山,登雅各神的殿;祂必把祂的道指教我们,我们也必遵行祂的路。”(以赛亚书2:2-3)对比亚伯拉罕和路得的经历,横着看,路得原本不是希伯来人。和亚伯拉罕的经历相似,她原本是客旅,后来她“上耶和华的山,登雅各神的殿”,得着神的应许,成为神的子民。纵起看,他们之间有连贯的历史关系。神给亚伯拉罕和撒拉的应许,首先体现在以撒的诞生,然后体现在(大卫的祖父)俄备得的诞生。所以,在路得的年代,她成了“新的亚伯拉罕”。基督徒怎样改变身份?“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耶稣在复活后向门徒们显现。抹大拉的马利亚一下子没有认出耶稣。耶稣对她说:“你不要拉住我,因为我还没有上去见父。你要到我的弟兄们那里去,告诉他们我要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约20:17,新版本) 亚伯拉罕和路得都曾经逃离饥荒,到外地寄居。翻译希伯来文“寄居者”一字的希腊文是παροικος(paroikos),意思是“外国人”(alien)、“陌生人”或“流放者”(exile)。保罗这样为我们非以色列“外国人”解释:你们从前按肉体是外邦人……那时你们与基督无关,在以色列国民以外,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并且活在世上没有指望,没有神。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祂的血,已经得亲近了。……既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便借这十字架,使两下归为一体,与神和好了。并且来传和平的福音给你们远处的人,也给那近处的人;因为我们两下借着祂被一个圣灵所感,得以进到父面前。这样,你们不再做外人和客旅(paroikos),是与圣徒同国,是神家里的人了。(弗2:11-19)原本中国人信的,大多是民间自己打造的宗教。当“非以色列”的中国人接触基督福音后,才知道有超自然的、创造和统管宇宙的神存在,不必自己闭门造神。当他们听到耶稣说“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时,像路得那样,他们不愿意再回到他们的“摩押”去;就像路得那样“勇敢坚定地”(ametz) 跟随耶稣。他们“不再是外人和客旅(paroikos),而是与圣徒一同作国民,是神家里的人了。” 他们在耶稣里,改变了自己的身份。路得在她的时代,“披戴”了先祖亚伯拉罕的信心。我们也要“披戴”亚伯拉罕和路得的信心。保罗说,我们“所有受洗归入基督的人,都是披戴基督的,…… 如果你们属于基督,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是按照应许承受产业的了。”(加3:27-29) 当然,我们更要披戴基督!亚伯拉罕的神就是路得的神,也是我们的神。耶稣基督的神,就是我们的神!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