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在这里等候, 和我一同儆醒(含音频)

—— 总要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一件美事(下)

——马太福音系列文章

 

文 | 何春勋

生命季刊专稿

 

请阅读本文上篇:

一件美事(上)

 

音频为虹雨姐妹朗读

 

马太福音26:26-46

 

“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26:26-29)

 

犹太人的逾越节晚餐要吃羊肉苦菜,无酵饼,喝葡萄汁就有四次,每个杯都有不同的名称,都跟出埃及有关。第一杯是分别为圣,第二杯是纪念出埃及的十灾,第三杯是纪念神的救赎,第四杯是赞美神。

 

耶稣说: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耶稣借着这次的逾越节餐,设立了基督徒的圣餐,因为祂掰的饼是指祂为世人舍的身体,祂分的杯是指祂身上所流出的血,与世人立下新约。正如施洗约翰所宣告的耶稣这位逾越节羔羊要除去世人的罪孽。就在这一天世界上人类的罪恶问题要被一次完全解决。

 

祂宣告这是祂在世上最后的晚餐,耶稣将不再跟门徒一起过节,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是恩典的时代,一直要等到神的国来到,也就是耶稣基督的再来。在这之前,基督徒都要持守一件事情。也就是按时吃耶稣所设立的圣餐。

 

基督徒守主的圣餐,就是要纪念主在我们身上的救恩。犹太人离开为奴之地的埃及后,每年要吃逾越节的宴席,纪念神拯救他们。今天我们已经因着主耶稣的救赎洗净了罪恶,脱开了撒但的权势,不再是罪的奴仆,我们成为神的儿女,所以,我们要按时吃主所设立的圣餐,纪念主,感谢主的恩典。我们领受主餐,是纪念也是感恩,是反省也是更新,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领受圣餐也是宣告基督已经胜过罪恶黑暗死亡,我们也可以靠着主过着圣洁得胜的生活。

 

“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那时,耶稣对他们说:今夜,你们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因为经上记着说: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但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彼得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彼得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众门徒都是这样说。”(26:30-35)

 

约翰福音13、14章记载耶稣在逾越节宴席席上对门徒的重要宣告和教导,后来他们唱了逾越节的诗歌,结束了晚餐,就出城回到伯大尼去住宿。路上只有十一个门徒跟着耶稣,因为犹大已经借故离开宴席去大祭司那里。他们在往橄榄山的路上,约翰福音15、16章记载耶稣对门徒做了最后的教导和应许,讲了长篇的重要信息。约翰福音17章记下耶稣最后分离的祷告,耶稣向父神为门徒祷告代求,求神用真理使门徒成圣,在主里合而为一。

 

马太在这里说耶稣借着以先知的预言向门徒说明他即将要面临的事情。就是撒加利亚13:7神说击打牧人羊就分散。耶稣用的是第一人称,说明耶稣即将受难是神的计划,是神亲自的作为,门徒四散也在神的预言之中。

 

耶稣说就在今天晚上,先知预言的事情要实现,所有的门徒都要因耶稣被抓而跌倒,撇下耶稣逃走。这个时候彼得对耶稣信誓旦旦地说,别人跌倒但他绝对不会跌倒,绝对不会离弃耶稣逃走。他誓言与主同死,但他并不明白与主同死的意义,他说他绝对不会不认主,但他没有想到他根本做不到,耶稣预言他当晚天亮鸡叫前会三次不认主。其他十个门徒因着彼得这说,他们也附和说不会背弃耶稣。

 

果然,后来耶稣被抓之时,十一个门徒全都四散逃走。耶稣在大祭司那里被审问的时候,只有彼得偷偷地在大祭司的院子里观望事情的发展。耶稣在各各他被钉十字架的时候,只有门徒约翰、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和其他的妇女在场。路加福音说耶稣受难傍晚被埋葬后,十一个门徒才陆续回到前一天逾越节晚餐的屋子聚集。

 

彼得的这个“认不认主”成为初代教会信徒见证的基本表征,“与主同死同复活”也是基督徒信仰最重要的真理。使徒保罗在他最后的一封书信中曾经引用当时教会中流传的一首诗歌来劝勉提摩太。保罗说那是可信的话,有四段歌词:

 

“我们若与基督同死,也必与祂同活;

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祂一同坐王;

我们若不认祂,祂也必不认我们;

我们纵然失信,祂仍是可信的;

因为祂不能背乎自己。”(提后2:11-13)

 

基督徒与主的关系是一个属灵生命的经历,彼得虽然非常自信,但他依然跌倒,因为他对主没有信心,三次不认主。约翰福音最后记载当耶稣复活向彼得显现,三次的问答,让彼得完全悔悟,跟从主不回头,一生服事主直到为主殉道。除了彼得,其他的使徒,保罗、西拉、巴拿巴、提摩太、马可、路加等许多的门徒,以及后代全世界无数的基督徒都成为这个荣耀生命经历的见证:认主,与主同死同复活。

 

“耶稣同门徒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就对他们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到那边去祷告。于是带着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同去,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便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儆醒。祂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来到门徒那里,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怎么样?你们不能同我儆醒片时吗?总要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26:36-41)

 

在橄榄山边有一个园子,叫做客西马尼,隔着及仑溪,可以看见圣殿,他们停在那里。耶稣带着门徒中的彼得、雅各、约翰去祷告,祂希望他们三人一同儆醒祷告。耶稣这时候心里极为忧伤,因为祂是神的儿子,全然圣洁,却将要背起人类全部的罪担,与神隔开。但是门徒不明白,似乎仍然停留在逾越节晚餐的感受当中,并不能体会祂沉重的心情,也不明白将要发生的事。当耶稣去祷告的时候,他们嘴里答应,心灵愿意,但肉体软弱,完全无法抵抗睡意,他们并没有儆醒祷告,全都睡着了。

 

耶稣在客西马尼第一次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叫这杯离开”的意思是求天父直接撤掉这杯,让祂不喝这个苦杯。耶稣祷告父神,是否可以不要让祂经过十字架,而用别的方法来完成。这是耶稣以人子的角度来看这件事,但接着说不要照我的意思,必须是按照父神的旨意成就。

 

“第二次又去祷告说: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意旨成全。又来,见他们睡着了,因为他们的眼睛困倦。耶稣又离开他们去了。第三次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于是来到门徒那里,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吧!时候到了,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起来!我们走吧。看哪,卖我的人近了。”(26:42-46)

 

耶稣第二次祷告说: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意旨成全。祂的意思是如果这个杯不能撤掉,不喝这杯,不经历死亡,神的救赎计划就不能完成,祂愿意喝,照神的旨意成全。第三次也是同样祷告的内容。耶稣祷告时,门徒全部睡着了,每次耶稣提醒他们,但他们都没有儆醒。耶稣明显感受到黑暗罪恶势力的笼罩,自己即将面临死亡,但这一切都走在神的旨意之中,祂的时候终于到了。耶稣把门徒都叫醒,因为犹大已经带着人来抓耶稣了。

 

这一章的经文让我们看见马利亚把香膏浇在耶稣身上是一件美事,因为她为耶稣撇下一切,耶稣是她的救主,她相信耶稣是基督。这件美事没有停留在西门家中的宴席上,而是开始了神救赎的行动,神的救恩计划要依序完成。耶稣复活后吩咐门徒福音的大使命,要让这件美事传扬,纪念耶稣的死和复活,使万人相信福音得到救赎,直到世界的末了。

 

耶稣最后向门徒说:起来!我们走吧。有几方面的意思,第一,祂命令门徒都站起来,不再睡觉,不再迷惑。第二,祂没有逃走,而是带领门徒迎向黑暗势力的挑战。第三,祂说我们走吧!祂要与门徒同行,一同战胜罪恶。

 

所以弟兄姊妹,我们属灵的生命不能停滞不前,我们也要起来,与主同行,主要改变我们的生命,主要用真理装备我们,要让我们成为主复活荣耀的见证。(完)

 

何春勋 来自台湾,芝加哥北郊葛霓华人教会牧师,生命季刊董事。


阅读何春勋牧师马太福音系列文章请点击?
马太福音系列文章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

生命季刊备份网站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